放過自己(深度好文)

人生當中,總是存在着各種各樣的一關一隘。

如果你總是糾結,總是糾纏,也總是揪着不放,你的生活一定不可能輕鬆,你的人生也一定不可能自在。

真正的強者,要學會的人生第一節課就是,學會放過自己。

放過自己,不是懦弱,也不是逃避,而是懂得變通思維,轉化思路,要珍惜當下,更要過好餘生。

夢參法師說:

“對衆生要慈悲,但是,先對你自己慈悲。所謂的慈悲爲懷,是放過自己,再普渡他人。”

很喜歡這句話:“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的確,讓自己活得簡單一點,慈悲一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終,在一種從容的,淡定的,灑脫的,甚至是完全放下了的心境下,自在地走好當下人生。

放過自己,丟掉雜念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一個活得有慈悲心的人,活得真實而通透的人,一定會發現自己的不容易,體諒別人的不容易。

這樣,在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的過程當中,慢慢走向釋懷,走向頓悟。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生活,每天都是這麼過。

但是,學會放過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自己不光走得更輕鬆,反而能夠活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因爲你會自動放慢腳步,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好好去體驗生活的同時,也會更加篤定地走好這一生。

作家馬德說:

“你千頭萬緒還在這裡嘈嘈切切錯雜彈呢,人家早已簡衣輕裳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放過自己,慢慢地放下雜念,讓自己不再胡思亂想,而是更加鬆弛,更加坦然地過好每一天。

因爲快樂是一天,悲傷也是一天。

可是倘若能夠讓自己多快樂一天,其實人生的意義就多添加了一份。

所以說,真正懂得放過自己的人,是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快樂,活得更快樂的人。

這樣的心態,反正能夠讓自己在生命的體驗當中,真正能夠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作者陳阿咪說:

“生命是一場持久戰。一時的得與失,放在生命的長河裡,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讓自己的內心靜下來,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學會放過自己,更要懂得及時清理雜念。

然後,讓自己心無旁騖,也更加安心從容地走好每一天。

放過自己,打造格局

沒有格局的人,或者說格局小的人,註定過不好這一生。

因爲這些人哪怕面對生活的一些困難,以及突如其來的一種困難,要麼感到恐懼,要麼感到崩潰,要麼就是選擇逃。

巴爾扎克說:

“苦難對於智者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則是萬丈深淵。”

強者,走到哪裡都是強者,智者,走到哪裡也都是智者。

而弱者,不管走到哪裡,也都是弱者。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從弱小開始,逐步走向強大。

但是有的人,一開始是弱小的,中間是傲慢的,導致自己的最後人生結局就是,越來越悲慘的。

只有不斷地考驗自己,錘鍊自己,真正靠自己走向成長和強大。

最終,你才能夠變得越來越釋懷,越來越有格局。

稻盛和夫說: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真正治癒你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你心裡的那段釋懷和格局。”

當一個人的格局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非但懂得善待自己,也更懂得包容別人。

而這樣一來,總是能夠讓自己在各種委屈,甚至是冤屈當中,不斷地蛻變,強化自己。

當自己得到了錘鍊,就會發現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自己已經具備了更加高級的修養,以及更加強大的成長。

學會善待自己,學會放過自己,你才能夠帶着一種更加從容的,充實的狀態去塑造自己的人生,打開格局,活出燦爛。

餘生很貴,放過自己

畫家豐子愷說: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簡單甚好。”

人生從來就不是隻有一種選擇,我們始終也要相信,生活永遠都是有得有失,有成有敗的。

所以,面對這樣的人生,我們根本不需要想那麼多,也真的沒必要計較那麼多。

作家亦舒說過:

“有得有失,纔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只有靠自己,不斷地走向清醒,走向蛻變,走向獨立。

然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認知越來越強大,實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就能夠放下更多,看開更多,明白更多。

這個時候的你,也會變得更通透,甚至會變得更加的勇敢,踏實,從容。

如此,可以在高低起伏的人生歲月當中,慢慢靠磨練自己,錘鍊自己,放過自己,從而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