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專家:美西方應當正確看待中國崛起 促進合作共謀繁榮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中歐美全球倡議發起人高大偉(David Gosset)5月7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美國應當正確看待中國崛起,並抓住合作機遇,謀求共同繁榮。

美國“恐華症”源於以己度人

文章指出,美國2024年大選或許會讓中美關係更加複雜,不過兩國關係的大勢不太可能由此發生重大變化。

當前,華盛頓對中國的恐懼顯而易見,這植根於一種觀念,即中國同美國一樣謀求全球主導地位。從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到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和國務院,美國各大機構和組織的分析人士似乎固執地認爲,中國將同美國一樣動用手中權力。

歸根結底,這一假設認爲,若中國擁有了美國當前所掌握的資源,那麼它將謀求同等的主導地位。事實上,即便中國成爲了全球物質水平最高的國家,它也會以不同的方式來發揮自身影響力。

中國邁向世界舞臺中央,這與霸權行徑截然不同,不可混爲一談。從根本上說,中國的目標同美國大相徑庭,正是基於這種差異,兩國完全有可能避開“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必須認識到中國的崛起之路同它們不一樣,以免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甚至讓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隨着實力不斷增強、影響力持續提升,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崛起,這是不可否認的。然而,這並不會導致美西方的衰落。它們與其將中國的成功視爲威脅,不如抓住對華合作機遇,謀求共同繁榮。

承認中國發展軌跡的獨特性是關鍵。中國無意謀求霸權地位,而是爲了推動經濟發展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此同時,中國無意於同化其他國家的文化。

此外,中國正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必然會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應當正確看待中國崛起

文章進一步表示,美西方仍然有充足的時間來重新認識中國。正確看待中國的崛起,不僅可以緩和緊張局勢,還能開闢新的合作途徑。一個繁榮的中國和一個自信的西方可以匯聚人才與創造力,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緊迫挑戰。

美西方不應將中國的崛起視爲對其主導地位的挑戰,而應看作構建一個更加包容、公平的全球體系的機遇。中國、歐洲和美國的目標不應該是相互削弱,而是培養一種全球思維,促進合作創造價值,無論是物質價值還是其他價值。這仍然是實現和平與和諧的唯一途徑。

文章最後強調,中美關係在未來幾年的發展軌跡取決於觀念能否實現根本轉變。若美西方承認中國崛起之路與衆不同,並且將合作置於競爭之上,而中國仍然以其傳統智慧爲指引,那麼世界有望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前進時代。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