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喊話”全國8湖聯動丨去見山,去見水,去有風的地方!

湖泊,是點綴大地的珍珠

可以遼闊得仿若大海

可以是荒蕪中的一泓碧藍

可以成爲斑斕色彩的調色盤

可以是鋼筋水泥中的綠洲

可以是天空的鏡子

從水光瀲灩的洱海,到波光鷺影的篔簹湖;從碧波盪漾的太湖,到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從一碧萬頃的青海湖,到巍峨磅礴的三峽;從水天一色的丹江口,到波光粼粼的鄱陽湖……

今天,跟隨全國8個著名湖泊,讓我們一起去見山,去見水,去有風的地方——

今天

推出洱海“喊話”全國8湖聯動第一期

人水相依

洱海之畔

“順豐洱海”變廢爲寶

碧波萬頃映蒼山

雲影悠悠共長天

洱海

彷彿一幅流動的水墨畫卷

讓世人嚮往不已

洱海 楊繼培 攝

洱海是大理人的“母親湖”。生於斯、長於斯,保護蒼山洱海的生態理念,深深刻在大理人的文化基因裡。

近日,走進雲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中心,巨大的顯示屏幕上,各類由有機廢棄物生產的有機肥、發酵糞、液體肥等數據實時跳動,在崗工作人員、在線收運車輛、投放垃圾桶等數據信息一目瞭然。

雲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中心 供圖

雲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態環境保護及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環保科技企業,通過政府生態補償、企業市場運作的模式,收集洱海流域的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餐廚垃圾等各類型有機廢棄物,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形成“政府服務企業、企業主動擔當、治污保護生態、生態反哺發展”的“順豐洱海”模式。

陳飛 攝

近年來,大理州着力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全力推進環境與經濟相融合,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讓洱海流域呈現“生態向好、生活向上、發展向前”的良好態勢。

在新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大理州出現一批以科技爲支撐的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融合的新實踐,雲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收集洱海流域有機廢棄物 供圖

“順豐洱海”模式運行至今,已累計收集處理了洱海流域各類型有機廢棄物350多萬噸,生產有機肥料產品300餘萬噸、生物天然氣產品近3000萬立方米,發展了100多萬畝的生態種植,還帶動農村就業人口3000餘人,實現養殖戶增收的同時年均利稅上千萬元。

篔簹湖畔繪

就高顏值城市畫卷

篔簹湖潮汐廣場一帶

魚兒不時躍出水面

白鷺在空中翩翩起舞

突然將爪子伸入湖中

引起遊客一陣驚呼

如今的篔簹湖,成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施辰靜 攝

篔簹湖是廈門島最大的人工湖。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廈門市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由於篔簹湖流域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後,導致湖區水環境迅速惡化。

1988年3月,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牽頭開展篔簹湖綜合治理,創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20字方針,爲綜合治理篔簹湖指明瞭方向。

一隻白鷺正在“閒庭信步” 施辰靜 攝

經過30餘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篔簹湖,已然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目前第五期綜合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在每天都有遊客來篔簹湖邊打卡。”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託篔簹湖現有山水脈絡,當地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建設中去,多元化推進生態產業融合,壯大“綠色發展引擎”——

篔簹湖白鷺 施辰靜 攝

思明區吸引了濱北超級總部基地落地建設,打造了一批“稅收十億元樓”,激活了海灣公園休閒娛樂夜經濟,篔簹湖片區逐漸發展成爲廈門市標誌性的行政、金融、商貿、旅遊、居住中心。

建成集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和圖書館等爲一體的廈門文化藝術中心。融合閩臺文化、華僑文化、海洋文化核心元素的白鷺洲地標式景觀,集中展現了廈門自然環境之美、人文之美和紅色文化之美。引進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形成“文化+旅遊”“賽事+旅遊”融合新樣板。

青海湖岸

奏響綠色發展歡歌

湖面廣闊無垠

宛如綢帶般綿延不絕

與雪山相接,融入天際

這天水相接的湛藍水域

就是青海湖

半池清水半池魚 青海日報供圖

青海湖,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總面積70多萬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因其而得名。

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假期,青海湖不僅以獨特的美景吸引了衆多省內外遊客,更因其獨特的生態地位和卓越的生態保護成效,掀起青海湖科研觀測熱潮。

青海湖內搖曳的斑頭雁 青海日報供圖

近年來,青海在嚴格的保護中向着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轉型,多舉措打造具有特色觀光、文化體驗、生態休閒、戶外運動等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態旅遊勝地。

作爲“文化+旅遊”的一項具體實踐,前不久,青海生態攝影展在青海湖隆重舉行,涵蓋生態、自然、人文等特色,通過攝影家的鏡頭躍然紙上,百幅精美作品爲參觀者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2023年,青海湖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22.74萬人次,較2019年同比增長38%,創下歷史新高。2024年春節假期,青海湖景區還以“藍冰青海湖,冰雪生態遊”爲主題,持續開展特色“藍冰”景觀宣傳,吸引了衆多遊客前往觀賞。

鳥瞰青海湖 朱集社 攝

當地統籌平衡好生態旅遊與景區開發和諧統一關係,開展了景區“生態旅遊+交通”“生態旅遊+文化”經營模式創新,實施“彩虹路”、進港公路“魚鷗翔集”系列彩繪等新思路新做法,體現出多樣性、人文性、生態性的景區特色。

“飛閱”夏日青海湖

與此同時,當地不斷深化景地融合發展,採取土地流轉、合作經營、吸納就業等措施帶動周邊羣衆參與,讓羣衆吃上旅遊飯。

如今,在青海湖流域,多年的保護成效正轉化爲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爲民被生動詮釋。

洱海海菜花綻放 資料圖

身體力行,久久爲功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一個個

攜手推進生態友好的現代化的美麗圖景

躍然眼前

一幅幅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徐徐鋪展

來源:大理髮布

編輯:施瀅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文明城市建設我知道

問:什麼是全國文明城市?

您對大理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效果是否滿意,或者您認爲本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否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環境?

大理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創建靠民、創建爲民、創建惠民”,通過舉旗幟、建設信仰堅定之城,樹新風、建設崇德向善之城,傳文脈、建設文化厚重之城,惠民生、建設和諧宜居之城,優環境、建設人民滿意之城,不斷夯實創建根基、鞏固創建成果。大理市的環境衛生面貌明顯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明顯優化,城市治理效能明顯增強,市民文明素質明顯提高,常態長效機制明顯強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