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每年出口大陸近兆!她示警:若中止恐釀傳產解僱潮

大陸若停止ECFA讓利,臺灣的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將受到衝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國大陸商務部公佈對臺貿易壁壘調查初步結果,認定臺灣禁止大陸2509項產品進口,引發ECFA存續憂慮。國民黨立委李貴敏示警,自2011年起至今年4月底止,臺灣出口至大陸累計減免關稅達96.09億美元,也就是在ECFA架構下,臺灣出口大陸商品一年約200多億美元到300多億美金。未來若關稅優勢不再,除臺灣面臨出口危機雪上加霜外,也可能導致石化、機械和紡織等傳產業因喪失競爭力及市場,而不得不大量解僱勞工。

李貴敏29日在臉書發文提到,金管會日前公佈上半年上市櫃公司稅前淨利1兆4,653億元,比去年同期大減9,955億元,衰退幅度近40.5%;加上臺灣出口連11黑,及無薪假啓動;甚至惠譽信評也持續下調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到1%,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李貴敏表示,惠譽信評並指出臺灣經濟發展中期有二大挑戰,一來是海峽緊張關係加劇,其次爲人口老化。面對國內經濟衰退的事實和國際看壞臺灣經濟成長的現狀,政府不該繼續凡事政治掛帥、成天空口說白話和政策綁椿大撒幣,而應好好思考如何重振經濟、刺激出口和健全財政!

李貴敏質疑,尤其民進黨政府似乎不理解也無意遵循WTO規範,竟對中國大陸政府日前針對臺灣2509項產品發起的貿易壁壘調查,以及考慮中止ECFA對臺關稅優惠等不聞不問,還意圖以「此舉純屬政治動機」一語帶過?

李貴敏指出,問題是經濟部國貿局網站所揭露ECFA執行效益顯示,自2011年起至今年4月底止,在ECFA早收清單方面,臺灣出口至中國累計減免關稅達96.09億美元,也就是在ECFA架構下臺灣出口大陸商品一年約200多億美元到300多億美金(約合9546億臺幣)。未來若關稅優勢不再,除臺灣面臨出口危機雪上加霜外,也可能導致石化、機械和紡織等傳產業因喪失競爭力及市場,而不得不大量解僱勞工。

李貴敏直批,面對排山倒海的困境,坐井觀天的綠營政府和綠官們,依舊毫無所動,就打算拿一句「純屬政治動機」,再扣上「抗中保臺」、「和平保臺」的宣傳大帽子解決?還是認爲只要無視各項數據,堅持ECAF對臺無用論,民間又能奈我何?而只能自行承受所有的損害及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