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對岸發展武裝直升機幕後功臣
武直10的設計工作,實際上是中國委託卡莫設計局秘密完成。(中新社)
南非與義大利都可能爲武直10做出一定程度的協助,但是真正的外國協力者,仍然是俄羅斯。軍武狂人夢網站稱,在2013年3月6日,在俄羅斯卡莫夫直升機設計局(Kamov Design Bureau)任職總設計師三十多年、擁有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成員以及俄羅斯聯邦英雄(Hero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等頭銜的謝爾蓋.米赫耶夫(Sergei Mikheyev)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直升機展(Heli-Expo)中宣佈,「武直10的設計工作,實際上是中國委託卡莫夫設計局秘密完成」。
米赫耶夫表示,早在1994年,中方就接觸卡莫夫設計局,希望能協助設計一種6噸級的攻擊直升機;由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工情勢艱困,卡莫夫設計局急需資金維持運營以及繼續開發Ka50、Ka52攻擊直升機,因此很快與中國達成協議,雙方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籤署合約,首先由中方提供嚴謹且詳細的戰術需求與技術規格,交由卡莫夫設計局設計,而卡莫夫設計局內部稱此一項目爲「941工程」(Project 941)。
在1995年6月12日,中國方面將新攻擊直升機的性能指標提交給卡莫夫設計局,全部以俄語製作,其數據內容非常詳盡附帶有圖表、繪圖和表格。中方希望研製設計一種縱列式座艙、傳統主/尾旋翼構型的專業攻擊直升機,配備的武裝包括AM-23mm機砲砲塔、90-1型反坦克導彈、12.7mm機槍莢艙、火箭發射器等。由於卡莫夫在此之前,僅製作同軸雙旋翼直升機,而且該公司的Ka-52鱷魚武裝直升機採用並列雙座,因此在這些資料公開前,從沒人想過武直10與卡莫夫竟有如此深厚的關係。
接下來說一說武直10的動力來源,也就是渦輪9。武直10的引擎頗爲曲折,原本就計劃採用自制的渦軸9,但是渦軸9的開發過程冗長緩慢,進度不可能趕上武直10的定型;因此,預產型只能「借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引擎。這種西方引擎確實性能出色,然而不久後,美國出手限制PT6出口(加拿大普惠是美國普惠的子公司)。
既然無法採用西方引擎,武直10被迫回頭採用自行開發的渦軸9,所幸渦軸9的技術難度也在一步步克服,除了功率較小以外,其他的耐用性、耐高溫性已到合理標準。武直10爲了配合渦軸9的馬力,進行了相當積極的減重工程,終於在2010年正式進入全速量產,目前產量大約250架。
在武直10量產的兩年後,哈爾濱飛機公司又推出了直19(也稱武直19),它是直9的進一步發展,也具有串聯雙座配置。之所以會推出直19,很可能是因爲武直10的成本過高,無法大量部署,就需要比較廉價與輕巧的「斥喉直升機」。
由於哈爾濱飛機公司對直9的生產已相當熟悉,並且有直9WA的經驗,改造成武裝直升機的難度較低,如同越戰時期,美國貝爾公司以UH-1休伊通用直升機,改造成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的歷程。
直19比武直10輕,最大起飛重量僅爲4.3噸,可攜帶8枚反坦克飛彈,或是2個火箭巢,4個輕型空對地飛彈。總體來說,直19的角色類似於美國陸軍已退役的OH-58D「奇歐瓦戰士」(Kiowa Worrier),它與武直10可做爲搭配,擔任武裝偵察、目標指定,再由武直10發動更大程度的攻擊。
儘管存在一些性能限制,武直10已迅速在解放軍地面部隊中站穩了腳跟,現在也服役於解放軍空軍空降兵。在演習期間,該型號已用於兩棲作戰,但是到目前爲止,它還沒有被解放軍海軍陸戰隊訂購。
一種看法認爲,如果直升機要海軍化,必須加裝防鹽防潮的處理,這會加重直升機的本身重量,而渦軸9的額外動力不足,武直10經過極度的減重後也已無法再瘦身,所以解放軍海軍陸戰隊需要額外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武直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