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鋼疑洗產地 低價銷臺

近四年自俄羅斯進口鋼材概況

繼妖鎳之亂,市場又傳「俄勢力入侵」。市場盛傳,正遭西方國家制裁的俄羅斯低價鋼品,最近透過大陸貿易商大舉銷臺,初估扁鋼胚和熱軋數量超過10萬公噸,已嚴重破壞鋼鐵市場秩序,引起中鋼和中下游相關鋼廠的高度關注。

中鋼董事長、也是臺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翁朝棟表示,已掌握情況,中鋼除將透過鋼鐵公會正式啓動進口監視機制,瞭解俄羅斯進口鋼品狀況外,也會反映給經濟部工業局、財政部等相關單位,進一步協助調查是否損害臺灣鋼鐵產業的權益,若調查結果屬實,將提出反傾銷控訴,確保臺灣鋼鐵產業利益,並建立公平正常的鋼鐵貿易秩序。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海關查覈分成例行與專案兩種,目前我國逐步強化例行查覈廠商「違規轉運」、「產地標示不實」,惟針對俄羅斯鋼鐵專案反傾銷調查,必須等業者提出反傾銷申請後,才能依法去發問卷調查國際行情價格與進口價格落差,再由經濟部判定產業損害情況,但目前仍未收到業者申請。

官員指出,至於廠商洗產地行爲,依我國現行貿易法罰則,若廠商標示產地不實,最高可罰新臺幣300萬元。

據瞭解,受俄烏戰爭影響,因受美國等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鋼材無法正常經由黑海出口,就輾轉透過大陸貿易商將低價鋼胚和熱軋成品大舉銷往臺灣等亞洲市場,且自俄烏開戰至今共有二批貨成交,估計數量超過10萬公噸。

這兩批鋼材售價方面,板胚每公噸到岸價格爲593~620美元左右,熱軋每公噸到岸價格650~680美元左右,不僅鋼胚比中鋼集團進口的料源偏低外,熱軋也比中鋼現在售價偏低250~300美元左右,已嚴重傷害中鋼及中下游相關鋼廠的權益。

翁朝棟說,該公司原本自俄羅斯進口的無煙煤數量就很少,但在俄烏開戰的2月初就暫停從俄國進口煤礦,而國內一些民間業者和進口商或有不顧美方制裁,私下悄悄透過大陸貿易商進口俄羅斯低價鋼材。

對此,中鋼將採雙管齊下行動反擊,其一是透過鋼鐵公會啓動進口監視機制,如造成損害事實,和涉及低價傾銷,則將提出反傾銷調查。

至於俄羅斯鋼材是否涉及洗產地問題,翁朝棟指出,不管這些鋼材透過大陸或新加坡等地轉銷來臺,只要查出原產地是來自俄羅斯,則可能同樣面臨被美國製裁的風險,貪小便宜的業者應知後果極爲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