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摳門”的院士,爲何捐起款來這麼大方?
新年第一天,97歲的吳養潔院士,向鄭州大學捐贈500萬元,引起人們極大關注。
提起捐資助學,我們往往第一時間會想到企業家。實際上,河南的很多專家學者,也在默默支持着高等教育。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至少已有五位知名的河南學者,向省內高校進行了捐贈,金額從幾十萬幾百萬再到數千萬。
這些一生清貧的先生們,爲何對教育卻如此慷慨?他們的捐款,又與企業家有哪些不一樣?
“摳門”的教授,大方的捐贈者
吳養潔、何季麟、王澤霖……細看這些專家學者,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質,他們對自己都很“摳門”。
鄭州大學官網一篇關於吳養潔院士的文章,曾這樣寫道:
“60餘載的教學生涯裡,學生家庭貧困交不起學費,吳養潔組織老師們捐款;學生生病住院,吳養潔自己墊付醫藥費。可他卻從來沒拎過皮包,也沒買過名牌衣服,上下班騎自行車,在學生眼裡對自己的生活特別‘吝嗇’的吳養潔卻將節省下的錢投資在實驗室建設上,竭盡所能爲學生們改善實驗室條件。”
2020年,77歲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王澤霖,將積攢下來的8208萬元科研成果轉化收入,全部捐給學校。
兩年後,河南農業大學校慶,王澤霖又把河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獎金300萬元也給捐了。
而他和老伴,卻仍然住在幾十年前的老房子裡,往返新老校區就騎電動車,秋衣袖子磨破邊了,還捨不得扔。
2024年6月,年近80歲的何季麟院士,向鄭大捐款300萬元,而他自己,卻拒收鄭大開出的年薪,“只願爲學校多作一點貢獻”。
在這些外界報道較多的事蹟外,更有一些少爲人知的捐贈,同樣光芒閃耀:
比如,河南大學李克煌教授,臨終前委託夫人捐出畢生積蓄50萬元;河南大學兩位離退休教授,匿名捐款20萬元……
對自己摳門,對教育慷慨!可以說,他們的事蹟,已經形成一種現象:捐資助學的“河南現象”。
捐款背後,是對優質高等教育的期待
除了“摳”與“大方”,這些專家學者身上,還有更深一層的共同點:
他們大多出生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年紀最小的如今也馬上80歲了,吃過苦、在艱難歲月中求學,見證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從無到有,也更懂河南的教育。
因此,這些學者們的捐贈,大多有着明確的針對性。
如果說,企業家向高校捐款,大多用於蓋樓或者資助貧困生,那麼,專家學者捐款,則更傾向於科研設施和特定學科的人才培養。
比如,王澤霖教授就表示,希望能用其捐贈的8208萬元,爲農大建設一座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P3實驗室)。
何季麟院士向鄭大捐贈的300萬元,將用於鄭大材料學科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助學金、獎學金。正像他所說的那樣,“希望獎學金能爲獎勵優秀學子盡微薄之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材料科學事業。”
從這些方向上,也能夠看出這些教了一輩子書的學者們,對河南高等教育“提質”的期盼。
作爲全國高考考生最多的省份,河南的本科錄取率尤其是雙一流高校錄取率,並不算高。
好學校不多,從結構上看,工科類的本科高校佔比也不高。
優質的高等教育,是學生的期盼,是家長們的期盼,也是這些捐資助學的企業家和高校教授的期盼。每一筆捐贈背後,都承載着他們對學科發展的深遠思考和殷切期望。
令人欣慰的是,在衆志成城的努力之下,河南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快速前進:
入圍ESI全球前1%、前1‰的學科數不斷增多;博士點、碩士點也在快速增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建一所好學校,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但在捐資助學的“河南現象”帶動下,河南的高等教育發展,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更大進步。(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