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灣貿易壁壘調查的一些數據--這個星期最讓我關注的兩個新聞
8月18日週五的時候,一個新聞火了起來,那就是國臺辦表示:支持相關主管部門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對臺關稅優惠。
廣大網友紛紛表示終於有一天啊.....
這個ECFA的全稱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簽署於2010年6月,是馬英九執政兩岸關係較爲和緩時期的產物,也是中國大陸對臺灣釋放善意的結果。
五年後的2015年6月,國臺辦開過一個新聞發佈會,說ECFA貨貿協議的早收產品(早期收穫產品,其實就是關稅減免產品清單,因爲後面的項目沒有實行,當時臺灣執政的是馬英九,在野的民政黨把ECFA說成是毒藥)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已經全部降爲零關稅。
截至2015年3月底,大陸累計自臺灣進口享受ECFA關稅優惠貨物380億美元,減免關稅141.5億元人民幣。
據臺灣海關統計,大陸累計向臺灣出口享受ECFA關稅優惠貨物64.7億美元,享受關稅優惠72.8億元新臺幣(約合2.4億美元)。
臺灣共有46家金融企業和321家非金融企業利用早期收穫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
大陸3家金融企業和141家非金融企業利用早期收穫優惠政策在臺灣提供服務。
從數字上面來說,應該說這是一份兩岸互惠互利的協議,但是臺灣方面得到的好處明顯的遠高於大陸。
其中,2015年的這個發佈會國臺辦着重提到ECFA簽訂以來,臺灣的 石化業、紡織業和機械製造業三個產業的早收清單產品對大陸出口維持了增長,並且主要農產品對大陸出口增幅巨大, 當然這裡注意了,臺灣方面卻沒有對大陸農產品開放。
不僅是農產品沒有開放,從開放項目上來說也能體現中國大陸的善意,
兩岸ECFA“早收清單”項目中,大陸對臺減稅539項,包括石化、紡織、機械等臺灣方面迫切需要和關切的產品(紡織136項爲最多,另有機械107項、石化塑料88項);
臺灣對大陸只開放267項,而且尤其堅持不開放農產品。
在ECFA簽署的當年, 大陸對臺進口減稅項目金額佔當年自臺進口金額16.14%,臺灣減稅項目只佔當年自大陸進口金額的10.53%,也就是說臺灣在對大陸出口的金額遠遠更高的情況下,得到的減稅項目金額比例反而更高。
到了2022年底,根據國臺辦的統計,大陸已累計對臺減免關稅85.2億美元, 臺灣有61家金融企業和2065家非金融企業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畢竟按照現在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這個85.2億美元已經超過500億人民幣了。
而臺灣的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在8月17日發表的文章,統計自2011年ECFA到2023年2月生效12年間,大陸早收貨品出口至臺灣的產品減免關稅只有兩年超過1億美元,12年減免關稅合計不到10億美元,
而臺灣方面對此是什麼反應呢?不僅僅是對中國大陸減免關稅的項目遠遠的少,而且還對中國大陸高達2455項產品禁止進口。
我之前對此寫過一篇介紹:
今年4月,中國大陸商務部終於通過審查,並依法決定自2023年4月12日起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的2455項產品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
而從國臺辦的發言,也能看出對岸對這邊是相當的霸氣,根本不怕你。"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不僅未採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如本次調查立案時涉及產品2455項,在調查期間又調整至2509項。"
國臺辦此次說的支持相關主管部門的調查,是在此之前,商務部已經在8月1 4日在官網發佈了一個公告,公告說“” 調查機關初步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大陸聚碳酸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自2023年8月15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各公司生產的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各公司的保證金比例在16.9%-22.4%之間。
聚碳酸酯就是PC,是常見的石化工業製造的塑料產品,中國大陸有大把工廠能生產製造,而臺灣的PC產品出口主要就是靠中國大陸市場,臺灣《經濟日報》8月16日發表社論稱,2022年臺灣聚碳酸酯對大陸(含香港)出口約8.8億美元,佔聚碳酸酯總出口約83%。
針對中國大陸的調查,臺灣當局稱,早收貨品佔臺灣出口大陸的比重已從最高的26%降至2022年的17%,言外之意還是很明顯,覺得大部分出口不會受到影響。
當然了,聚碳酸酯佔臺灣2022年對中國大陸的0.4%都不到,這完全可以只是個開始。
這裡又要說了,臺灣現在已經成了中國大陸唯一鉅額逆差的製造業地區,下圖是2018年中國大陸的進出口,可以發現中國大陸逆差超過100億美元的製造業類型(不算那些資源型的)國家和地區有:
臺灣(逆差1289.51億美元),韓國(958.5億美元),
瑞士(438.43億美元),日本(334.96億美元),
德國(287.87億美元),馬來西亞(178.19億美元)。
也就是說2018年中國大陸的製造業逆差主要來自這六個國家和地區,可以看成是中國大陸製造業的上游供應者。
到了2023年1-7月,我也統計了下對六個主要製造業類型的國家和地區的情況,
可以看出2023年1-7月,
我國對德國的逆差僅爲24.58億美元,
對韓國的逆差僅爲17.14億美元,
對日本甚至是順差12.3億美元,注意變成了順差。
這裡面對韓國的逆差受半導體需求和價格下降影響非常大,畢竟2022年我國對韓國的逆差還有370.5億美元,因此不排除半導體市場回暖,2024年我國對韓逆差又上升,不過嘛,長期看中韓製造業是會走向平衡的,畢竟2022年我國對韓國370.5億美元逆差已經比2018年的958.5億美元也少太多了。
對馬來西亞還是有50.14億美元的逆差,不過平均單月7億美元多點的逆差已經比2018年平均單月接近15億美元的逆差下降了一半,更不要說我國從馬來西亞的進口裡面其實不少是石油類自然資源。
海關沒有公佈1-7月對瑞士的數據,不過我國2022年對瑞士的逆差421億美元裡面,有300多億美元是中國買黃金帶來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當然了黃金加工也是製造業。
那麼在這以前中國大陸的主要六個製造業類型貿易逆差夥伴裡面,今年1-7月對臺灣高達超過7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就太醒目了,一個月就超過了10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其他五個之和,可以說成爲目前唯一對中國大陸有鉅額製造業順差的地區。
以瑞士爲例,其2022年對華貿易順差在製造業類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二,僅次於臺灣,但如果把黃金這個比較特殊的東西去掉,2022年它的對華貿易順差不到2022年臺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的十五分之一。
那麼,真的是臺灣製造業如此強大,比德國,日本,韓國,瑞士之類的還高端,相對中國大陸製造的優勢比這些地方還要強嗎?臺灣的強大半導體產業固然有很大優勢,但我想中國大陸這麼多年的善意毫無疑問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而對岸呢,卻越來越獨,和一二十年前相比,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越來越低,主流媒體對中國大陸的報道都是負面爲主。
不過嘛,事情的最終還是要看物理實力,該來的事情最終總會來,無非可能慢一些而已。
往期文章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