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沈子瑜:雙星合璧,星紀魅族與極星的雙向進化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9月5日報道

2023年成都車展,對於沈子瑜來講,是一次難忘且意義重大的旅程。

這是今年6月,星紀魅族集團與Polestar 極星“雙星合璧”成立戰略合資企業以來,沈子瑜代表極星在重要國際車展上的首次亮相。

一家設計驅動的高性能汽車品牌+一家強勢歸來高調復興的手機品牌,“手車互融”給極星品牌帶來何種變化?對極星生態的打造有何深遠意義……

1+1怎樣才能大於2,作爲這次業內破圈大事件主導者之一的沈子瑜,將會給我們帶來何種答案?本期《出圈TALK》將爲大家一一解密。

沈子瑜 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右二)、黃清 本站汽車副總編輯(右一)、沉默的 智駕發燒友(左二)、Karl 魅族粉絲(左一)

對話沈子瑜:雙星合璧,星紀魅族與極星的雙向進化(來源:本站汽車)

沈子瑜,“雙星合璧”的操盤手之一,在成都車展上的發佈會後走進我們的訪談間,這位年輕CEO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自信且務實”:具有科技公司掌門人的“技術控”特質,邏輯思維極強,從不拐彎抹角,且有一股年輕人“整頓一切”的底氣。

當然,沈子瑜的底氣來源於對“雙星合璧”的技術自信,和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智能化下半場,消費電子與汽車行業的跨界融合是大勢所趨。

在合資公司成立的發佈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親自站臺,並開玩笑道:“有人提出,汽車公司不要去搞手機,手機公司可以搞汽車。子瑜搞的就是手機,所以可以搞汽車。”

事實上,沈子瑜“搞”的不只是手機。身兼億咖通科技CEO、芯擎科技董事長、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沈子瑜的業務打通了芯片、手機、操作系統、軟件架構等多個領域。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想做好軟件定義汽車,就要把整個價值鏈和整個技術的垂直整合想清楚且做好。極星這次合資,包括極星品牌中國的產品,將會是我這份事業和整個藍圖的最佳實踐平臺。”

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 沈子瑜

不過,他之前的業務以B2B居多。這次接手極星、直面銷售,即便是擅長破界與跨圈的高手沈子瑜,也感受到了壓力。

擺在沈子瑜面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幫極星打開中國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極星在華銷售2048輛,只佔全球銷量的7%。2022年極星汽車全球銷量同比增長80%,至5.15萬輛,而官方並未公佈中國區銷量。

在他看來,迄今爲止極星2已累計生產超過15萬臺,這說明極星的產品和品牌已受到歐美市場認可。而在中國市場遇挫,主要是因爲產品本地化不足,尤其在產品的體驗、軟件等方面需要改善。

此外,即便心中有星辰大海,也要一步步實現。按照汽車產品的生產週期,極星4的很多東西在設計階段已經確定,很難改變。沈子瑜坦言,目前只能做增量,用Polestar OS、與Mobileye的合作等,從智能化入手做好產品的本土化、提升用戶體驗,同時爭取在明年的改款和未來的車型裡面做更多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極星4並沒有配備同級競品常用的激光雷達,極星在智能駕駛方面是如何考慮的?沈子瑜透露,極星接下來會分幾步走。第一階段,近兩年的產品會採用Mobileye視覺方案,主要靠7顆800萬像素和4顆200萬像素的攝像頭實現。他強調:“很有信心地講,使用純視覺的產品我們的領航輔助駕駛也會做得很好。我們的車在上海城市的高架路況上,變道能力、超車能力都非常強悍。”據悉,極星的領航輔助駕駛預計在12月或明年1月份交付。

第二階段,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極星將在產品上配備1550nm的長距激光雷達。沈子瑜認爲,在城市路況中,視覺方案已經足夠。配備激光雷達主要是爲了在高速上擁有更好的反應能力。

接下來的第三階段,極星會以Mobileye方案爲核心,配備激光雷達與4D成像毫米波雷達,達到L3及L3+自動駕駛水平。

“極致的設計、極致的性能與極致的智能化體驗將從三個維度塑造極星品牌。”

此前,設計與性能一直是極星的鮮明標籤。而星紀魅族的加入,或將讓“智能化體驗”從極星的短板,變爲優勢。

“我過去兩個月裡做得最艱難的決定,就是讓團隊把Polestar OS在交車的第一天就交給用戶,而不是做成一個期貨。”

當前很多新車交付時,車機系統經常被詬病,之後伴隨着OTA才逐步優化升級。

沈子瑜“不做期貨”的決定,意味着把計劃在明年一季度發佈的Polestar OS提前到今年年底,搭載在極星4上推出。這將是“雙星合璧”後的極星,交給中國市場的第一份答卷。

據稱,Polestar OS的團隊目前有200人,正在夜以繼日地完成這個挑戰。

沈子瑜介紹,這一代Polestar OS是基於星紀魅族集團現有的技術平臺Flyme Auto打造。從明年開始,Flyme Auto迭代都會在Polestar OS上首發,然後再落地到Flyme Auto上給到別的汽車品牌。Polestar OS將成爲最佳實踐平臺,起到引領作用。

Polestar OS爲何如此重要?對極星來說,Polestar OS不僅僅是軟件,而是代表着一個生態。這也將成爲極星與其他競品相比,最大的優勢所在。按照規劃,合資後的極星將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成爲一家以Polestar OS爲核心的智能多終端科技公司。

“沒有手機軟件賦能的汽車公司將逐漸被淘汰。”在沈子瑜看來,目前能夠把三電系統,包括電池、轉向剎車、車身做好的企業在中國不少於30家,但是能夠把人機交互體驗、線上線下雲端能力,及持續迭代的能力做好的,基本上都是手機品牌,不超過3-4家。而且汽車公司很難搞生態,而星紀魅族則有現成的生態可以賦能Polestar OS。

手機是極星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沈子瑜透露,極星或將實現“買車送手機”,預計在明年1月的Polestar Tech Day,Polestar手機就會隨車一起給到用戶。

星紀魅族集團在業內首先提出了“手機域”理念,即超越傳統汽車五個域(動力域、底盤域、車身域、座艙域、自動駕駛域)之外的“第六域”,讓手機真正融入併成爲汽車的一部分,讓消費電子的能力可以爲智能汽車賦能。

“和別的公司比起來,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手機。”沈子瑜強調,“手機域是我堅定要去推的,手機域作爲車的一個部分,能夠把手機的算力、存儲都融入到車裡面,這非常重要。”

此外,這個生態體系中除了汽車和手機,並且會有更多互聯網服務。據透露,極星將會充分調動車內音響硬件的性能,提供更豐富的音源和其它音樂互聯網服務。“我們希望提供的不僅是一個硬件,同時加上服務,並把相關運營做起來,音樂就是一個切入點。”

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 沈子瑜(右)與 本站汽車副總編輯 黃清(左)

隨着產品到位,極星的渠道將進一步拓展。按照規劃,極星的渠道將很快拓展至60家,聚焦中國20個主力市場。屆時,網絡的調性與服務水平都將全面提升。並且除了銷售汽車產品,也可能同步銷售手機、3C數碼產品。

“我們要讓大家意識到Polestar不僅是一個汽車品牌,而是一個智能化的終端產品品牌。”沈子瑜認爲,未來豪華的定義不僅僅在於設計和用料,科技含量和科技屬性同樣代表豪華。正如蘋果用科技引領風潮,成功樹立了高端的品牌形象。未來“科技”或將成爲極星品牌高端定位的重要支柱。

不只是產品打造思路與衆不同,“雙星合璧”合資公司的架構與合作模式,也不同於以往的汽車合資公司。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中極星持股49%,星紀魅族持股51%,合資公司還將作爲極星在中國市場的唯一授權銷售和服務渠道。這決定了星紀魅族對於極星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沈子瑜是唯一的操盤手。

這樣的合作關係在一開始就規避了股東雙方“扯皮”,大幅提高了效率。

在沈子瑜看來,這兩個品牌合作恰到好處。“他們有的我們沒有,我們有的他們沒有”。如果是與本來就自己搞軟件的汽車品牌合作,溝通協調起來反而更加麻煩。現在合資雙方不是簡單的甲方乙方關係,而是拿出各自的優勢,形成一個包括整車產品的軟件、硬件以及市場銷售的完整閉環。

從前的極星中國只是極星總部的分支機構。未來合資公司則將全面、獨立地主導極星在中國的發展,這是完全不一樣的邏輯。

“我是星紀魅族集團的創始人。我認爲有創始人的公司纔會有靈魂,這是核心。創始人的使命感是不一樣的,我不會對任何產品或者發展問題去作妥協。”

沈子瑜表示,自己會傾注最多的精力在極星產品上,會把它朝着中國市場最重要的需求做好。

與此同時,他經常思考的,是關於如何打造品牌,抓住用戶心智。“用戶在變,時代的潮流在變化。對於用戶來講,星紀魅族目標客戶是25歲左右年輕人,10年15年以後,我們經營的魅友正好買極星。我們要把兩個品牌打造好,讓它們的受衆成爲一類人,並且進行有效的銜接,這背後是我們的軟件能力和產品化。”

值得一提的是,極星和國內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不一樣。成立之初就面向全球市場,甚至在國外市場的銷量更高。這也是讓沈子瑜非常滿意的地方。

“只在中國去卷,很難贏。”

極氪001用三年時間爬到了年銷十幾萬臺,這在中國市場已然是不錯的成績。而沈子瑜透露,極星明年在全球銷量或將達到十幾萬臺,預計2025年全球銷量將達到29萬輛。

規模化能帶來供應鏈和成本優勢,作爲智能電動化產品,未來軟件帶來的收益同樣需要規模化支撐,這些將幫助極星走得更遠更好。

在這方面,極星對標的是做全球車型的特斯拉。近年來,特斯拉的產品更新換代並不快,但銷量依然暴漲,軟件包括FSD也在不斷地迭代。對於圍繞“智能電動汽車+手機+XR+前瞻技術”開展業務的星紀魅族來說,這或許正是其努力的目標。

“在全球與本土、設計與科技、硬件與軟件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全新的極星集全球頂尖科技資源於一身。”沈子瑜曾表示,“待短板補上之後,相信極星中國絕對不會亞於特斯拉。”

“汽車行業變革和融合的帷幕已經拉開,我們要做衝在最前沿的領跑者。”

極星讓消費電子爲智能汽車賦能的路徑開創了業界先河,沈子瑜並沒有作業可抄。與此同時,他橫跨軟硬件產業鏈的能力與掌控力,又爲極星在中國的發展賦予了無限可能。

當前,極星已表現出了諸多與衆不同的特質,而它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更讓人無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