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鏈危機升溫 基建投資價值浮現

圖/美聯社

2000年以來Fed停止升息後各資產平均報酬率

紅海危機方興未艾,供應斷鏈危機蠢蠢欲動,使今年來股市波動加劇,評價偏高類股面臨獲利了結賣壓,反觀內需導向的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產業,受影響較小,評價面也相對偏低,投資價值浮現。投信法人建議,具剛性需求的公用事業及受惠政策利多的基礎建設,可趁勢佈局。

凱基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統計2000年以來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後的各類資產平均報酬率發現,停止升息後三個月基礎建設上漲9%、不動產上漲14%,皆高於全球股票的7.9%;停止升息後六個月,漲幅各提高到雙位數的16.3%、17.6%,全球股票爲7.1%;停止升息後一年則各繳出22.8%、18.9%佳績,全球股票爲10.9%,凸顯基礎建設及不動產表現優於一般股債機率高。

基礎建設轉型紅利發酵,企業營運效率改善及投資金額增加,將使基礎建設部分次產業吸引力持續提升,例如能源中游產業轉型逐步到位,2020年後,企業的營業現金流超越資本支出與配發現金股利的支出總和,企業淨現金流由負翻正,穩收前幾年大幅資本支出所產生的成果。

另REITs因具備租金持續成長、高股息與後續投資潛力可期等三大利基,可望成爲市場矚目的焦點,AI、高齡化等長線趨勢助攻,短線受惠供應斷鏈危機刺激需求,資料中心、銀髮宅、工業物流等REITs次產業可望獲得剛性需求支撐。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指出,升息停、降息啓動有助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等防禦類股投資評價重估,產業獲利成長可期,2月起爲基建與公用事業的配息旺季,建議掌握投資價值重估、除息填息行情較佳的投資佈局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