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出爐 抗議老賊退位的陳柏翰出線

陳柏翰。(摘自陳柏翰臉書

國民黨青年團第15屆總團長甄選今晚出爐,在6位進入第二階段者當中,由目前就讀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生陳柏翰脫穎而出,現任總團田方倫任期將到本月30日任滿,之後由陳柏翰接任,且兼任指定中常委,任期一年。

國民黨青年團是馬英九擔任黨主席時創辦,第一屆總團長林益世還兼任副主席,後來青年團位階降編,總團長成爲指定中常委。不過歷任總團長除了林益世觸犯貪污治罪條例遭判,多位總團長逐漸在政壇嶄露頭角,例如臺北市議員徐巧芯、臺中市議員黃健豪前黨主席朱立倫核心幕僚凌濤、國民黨青年部主任蕭敬嚴及曾任李眉蓁競總髮言人的政策會政研部專員呂謦煒等人,都出身青年團總團長。現任總團長田方倫擅長街講、在黨內勇於論述,多次上談話性節目,也成爲黨內重點栽培的青年之一。

據悉,國民黨今晚由革實院長羅智強及副院長遊淑慧、文傳主委王育敏考紀會主委葉慶元及媒體人王又正、網紅歷史哥、青年團總團執行長蔡哲琛等人擔任評審,從6 位通過初審者的當面核試中評分,最後陳柏翰出線

陳柏翰是國民黨發言人、新北市議員陳偉傑的助理,曾任政大學生會議長,目前就讀臺大歷史研究所,去年曾擬參選第 14屆總團長,後來退出,今年捲土重來,果然最後由他當選;他在今年1月國民黨總統敗選後的中常會,曾與前總團長林家興等人直闖中央抗議老賊退位」,也引起矚目。

陳柏翰9月18日曾在臉書撰文表明心跡,內容如下:

前兩日青年團總團長第一階段初選公佈,感謝團隊夥伴們的協助,與身邊朋友們一路的鼓勵,我順利地通過初選。這幾日接獲到不少朋友的祝福,也有不少人對我再度投入遴選頗爲訝異,其實我一直想在近時花點時間、用一篇較爲完整的聲明向大家的交待「爲何參選」,只是恰臨開學,未得分身好好爲文,遲至今纔有時間。不過與其說是交待似乎又太過於嚴肅,就當作是跟大家聊聊自己自去年退選後的心路吧!

#去年爲何退選

對於去年退選的主因,我從來不諱言,是來自於韓流興起後,黨中央與我心目中國民黨該有的形象漸行漸遠。原來的國民黨,他應該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綜合體,其長期涵納各式意見,並存在着辯論空間;他也應該是專業執政的代表,能以國家利益爲目標,跳脫政黨、意識形態的架構。然而由於希冀複製2018年的勝選模式,2020總統大選卻開始走上以口號爲主體偏鋒,而面對於具世代衝突的議題,要者選擇視而不見,又或直接做成世代對決。

其間我試圖在體制內作過一些倡議,冀求黨中央能有所改善或迴應。包含與青年團夥伴在常會外要求依照正當程序提名總統候選人,又如在黨代表座談會時以低姿態,向與會的中常委代表團,開放、多元的心態去迴應新價值與議題。但最終的迴應多隻是虛應,而有許多同樣提出不鳴之聲的先進,更被以破壞團結爲由陸續開除。所以在深思之後我認爲,與其在黨內繼續以「改革派」之姿尋得注目、讓外界因爲我的「不同」而獲得其認同,還不如暫時以自身爲主體,去做自己所認同的事務。

#我爲什麼還留在國民黨

退選後,仍有校務會議代表身分的我,以校務議題爲主要責任,不過也試着將經營議題擴大,諸如聲援六四、香港等,期能在捍衛自由、民主價值上,付出一些力量。但我也同時回到地方,回到我最熟悉的淡水與大稻埕,以自身所學專業耕耘於家鄉、自家宗祠。這一年不敢說有多大的成果,但協助過不少地方文史工作者更瞭解淡水,知道陳德星堂、認識臺北陳氏宗族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在今年暑假,我更回到了陳偉傑議員團隊,學習更多經營地方的公共實務

當然退選後經常被問到「既然覺得當前國民黨的路線與你不同,爲何不乾脆退黨?」留下的原因,我常開玩笑說,小時候不懂事,賣身契早早籤,哪能說退就退?但實際上,還是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及那份始終堅信,國民黨能夠重新找回那份「專業治國」、「跨越黨派」初衷的信心。再者仍舊有許多優秀的從政黨員,力圖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完成那份初衷及使命。因此榮然對國民黨抱有期待。

#起心參選

2020年初的總統大敗對我來說是心境的第一個轉折點,基於學青及黨代表的雙重身分,我認爲我必須在敗選後,爲所代表的黨內羣體發出呼求改革的意見,而沒多久,身邊就開始有不少勸進再次參選的建議。不過說真的,當時的我只想把最後校代任期盡力完成,及全心投入自家宗祠在明年度的重建一百一十週年慶典籌備,面對勸進,我總以「有能者大有人在」笑回。

真正的下定參選決心的動力,是江啓臣當選主席之後啓動的一系列改革。我雖然並非改革委員會的實際參與者,但曾收到幾位委員的意見徵詢,從其描述委員會的討論狀況,及一些提出的結論,令我體認到中央對改革的決心。而之後幾次中央對中共壓力所做出的迴應,亦充分展現其改革的誠意,是以讓我開始思考自身有沒有可能再次投入其中,幫助中央。在徵詢許多重要摯友及夥伴之後,我決定再次參選青年團總長。

#我的青年團想像

現階段的國民黨正處在改革與轉型的重要階段,新價值、新主張陸續提出,但也不斷的與傳統思維摩合、競合著。由於青年團的特色,是它一直代表着一個年輕、創意、開明與包容的政治實驗空間,故我認爲青年團可以先做爲改革中重要的實踐場域

自從退選後,我一直不斷在思索「青年團存在於國民黨內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青年團又該如何去實踐他該有的價值?」每有點想法,就拿出電腦打打、寫寫,至最近初步將這些雜記彙整,也近成一份有頭有尾的計劃。

這份計劃中的青年團,他正準備重整他的腳步,有組織、有系統地培訓黨內青年世代,並建立品牌形象、厚實同世代的認同。而他也感於挑戰、創新,嘗試過去所沒想到的活動形式、刺激出更的火花。最後他更有野心,企圖作爲先鋒,爲國民黨迴應、處理過去所不敢觸碰的議題。

我有信心,因爲我已經有一年的準備,請相信陳柏翰,將以青年團redesign 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