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動起來,市景新風貌 系列4-施建安:臺企銀誓言當都更推手

臺企銀總經理施建安

臺灣企銀積極協助都市更新,去(2017)年協助完成自建型都更案「耕曦」,成功讓老舊社區換裝,近期更成立「都更金融專案辦公室」,積極找尋各種推動都更的可能性。目前臺灣企銀即將在新竹推出創新都更模式,而其本身在臺北市重慶南路舊總行、北投行訓所的自有行舍都更,明年也將有新進展。臺灣企銀誓言要當都更推手,協助更多的都更案開花結果,讓臺灣的都市風貌更加多元美好。

臺灣企銀總經理施建安說,以臺北市「耕曦」都更案爲例,是臺灣企銀首件地主自建都市更新融資案,該基地位於臺大與師大間,面臨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交通網四通八達,生活機能便利,全案基地面積合計550.93坪,其中290.6坪屬29位私人地主所有,260.33坪屬國有財產局公有土地,原地上建築物33戶,屋齡均已超過30年,屋況老舊腐朽,舊屋更新重建後,不但改善整體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及安全,且房屋價值從都更前每坪市價約70萬元,到都更後每坪市價逾100萬元,亦爲原地主創造資產增值效果。

爲協助「耕曦」都更案推動,施建安說,臺灣企銀不僅積極參與並舉辦都更融資信託說明會,與地主直接面對面溝通,面臨借款人信用資力不一、部分年紀已高、收入來源不穩定、互不連帶保證等挑戰,臺灣企銀跳脫傳統授信思維,爲協助地主改善整體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及安全並落實政府都更政策,最終以全額貸款方式,協助地主取得資金獲得重建,並於2017年7月順利完建交屋。

施建安強調,臺灣企銀參與都更,「不只是做生意,更是做公益」,希望能幫助地主完成心願,創造地主、建商及銀行三方共贏。

在創新都更上,臺灣企銀現在於新竹,也將有一個結合銀髮金融、綠建築的都更案,該案位於公有土地上,因此由實施者透過與新竹縣政府簽訂委託契約進行公辦都更,未來完成後,將作爲「雲端醫療健康樂活中心」使用。臺灣企銀從專案籌備期開始提供「籌資信託」,後續將依需求提供「都更融資」、「建融及營建資金信託」、「不動產管理運用信託」及完工後建物「不動產證券化」等一條龍的金融服務,協助投資者落實符合社會需求「都更結合養老、扶幼」之複合都更目標,這就是臺灣企銀創新都更希望營造的理想家園。

在臺灣企銀自有行舍都更上,施建安表示,一個是位於重慶南路的舊總行,臺灣企銀擁有土地約230坪,目前正評估合併鄰近國有地進行大規模整合都更可行性,或依「都市更新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自行重建,重建後的大樓,臺灣企銀除了自用外,更規劃部分出租供「新創育成實驗基地」使用,成爲青創基地,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另一個專案則是臺灣企銀位於北投,自有土地面積約490多坪的行訓所,目前臺灣企銀正規劃各種可行方案,以活化自有行舍,創造多元價值。

施建安認爲,都市更新從根本來說,是一個複雜的「信任」工程,由銀行出面,將讓各方對於都更更有信心。未來臺灣企銀「都更金融專案辦公室」將深入各大具有都市更新意願的社區及工業區等,透過「融資+信託+不動產證券化」及「都更+銀髮+婦幼」等創新都更機制,結合建築經理公司專業管理及續建等機制,建立以銀行發揮主動積極功能的都更生態圈,協助各類型都更運作更爲順暢、安心、可靠,實現「家園永續,幸福安居」的美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