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地”漩渦中,沒有傻白甜

來源|大貓真探社

經過輿論風暴,蘇鋼集團終於對蘇州的“毒地”事件做了回覆。

情況說明不算長,主要就幾件事兒做了回覆:

1、當初的存在土壤污染風險,陸家嘴方面是知情的;

2、在2016年,在相關報告中對地下水擾動、避免污染物擴散等問題做了提醒,但是在建設的時候,對方沒有按要求進行,造成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3、在2019年的時候,陸家嘴方面就知道了2號地的污染,但是對方既沒調查也沒修復,就開始項目建設;

4、在2022年,做過聯合調查,10塊地爲安全地塊,7塊地爲修復後可安全利用。

5、孰是孰非,等法院判決。

蘇鋼的聲明,其實就是在說,陸家嘴也不用扮演受害者角色,它也並不是傻白甜。

雙方又各執一詞,到底是原始污染還是二次污染,爭論不休,但是其實,蘇鋼的說明,時間線上來看,各方誰也不是傻白甜,都對污染知情。

而且,天眼查顯示,雖然陸家嘴方面持有95%的股權,但是仍有5%在蘇鋼集團手中。

也就是說,即便吵鬧至此,雙方仍有共同利益。

要說這塊“毒地”,還真的要從蘇鋼集團說起。

2003年,北大方正用5000萬,拿到了蘇鋼集團90%的股權,這筆買賣非常划算,後來蘇鋼用傻大黑粗的鋼鐵業,給電子信息行業的方正,提供過25億的現金流。

但是,隨着環保與轉型,江蘇的鋼鐵產業也面對不少困境,而在省內並不出挑的蘇鋼也得淘汰落後產能,老廠也關停了,轉型升級是個問題。

雖然不再是親兒子,但是蘇州市對蘇鋼還是非常優待的。

於是,在蘇鋼老廠區,有了蘇地2008-G-6地塊。

2008年蘇州市最後一次供地,蘇鋼集團以底價6.5億拿到了這個地塊,本來是要求蘇鋼在2011年開工,2013年交付,結果到了2013年才籤協議確定,這裡要建北大青年城。

當初的交付期,也延續到了2015年。

結果,2014年,蘇州綠岸才成立,2015自然也就交不了工。

然後就是2016年,蘇鋼把蘇州綠岸的評估從北大方正、北京大學、教育部、財政部走了一圈,然後就賣給了陸家嘴。

名義上是轉股權,實際上是轉地,蘇州市一度不同意。

但是 ,後續不僅放行了交易,還給蘇鋼集團開了很多證明,比如:

1、本來自然資源部門注意到了蘇鋼方面的土地閒置問題,但是蘇鋼的用一紙情況說明,就過關了,而且還簽發了延期開發的手續,但是至於爲啥延期那麼多年,並沒有對外公佈;

2、關於是不是炒地行爲,因爲是轉股權而非轉項目,最終又過關了。

但是,這塊地從2008年到2016年,中間8年的時間,地塊上最出名的項目,是一個菜市場;即便2014年補交了10億的土地出讓金,土地總成本達到16.8億,蘇鋼集團靠這塊地,也有了5倍的利潤。

其實,在陸家嘴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裡面,其實還有一個細節。

當初,蘇鋼集團是要把綠岸公司100%的股權都賣得,在上級單位的打的報告中,也都是“100%股權”,而在實際轉讓中,準備分批進行,先轉95%,然後再轉5%。

這裡面,自然也是想規避交易的監管風險。

但是,這5%的轉讓,並沒有提上議事日程,沒有了後續。

爲啥?自然是利益因素了。

因爲那幾年,房地產實在太火,17個地塊中,有6個是宅地,可以分割銷售,本來已經在土地上賺翻了,但是如果能靠住宅和商業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爲呢?

即便5%,蘇鋼集團只要在大股東方正那邊引進一點資源,就能旱澇保收5%,不要太划算了。

中途的變數大約就是方正集團破產重整,蘇鋼又換了一個實控人。

有共同利益的時候,是好夥伴,但一方利益受損的時候,昔日的友情也不堪一擊。

雖然現在民事訴訟和環境公益訴訟同步進行,但是仍然少了一個訴訟,那就是長期暴露在有毒環境下的業主和工人們,他們的利益,也切實需要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