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一個叫高嘉嶽的男人決定去死……

有生之年,

能長這麼大,

算不錯了!

——《有生之年》

文丨舊故麻袋

在聊劇之前,想先聊聊這部劇的製片人。

都說導演或演員轉型製片人,往往意味着製作水準的下滑,但林心如例外。

回首《還珠格格》,劇中曾紅到發紫的演員們,大多已遊離在娛樂圈、演藝圈之外。

趙薇已被全線封殺,即便出現也只會出現在財經板塊;范冰冰因爲偷稅漏稅的問題,只能在國外各大紅毯露露臉;周杰去種田了、蘇有朋去當導演了、陳志朋入了“魔道”……只有林心如,穩在一線,繼續演戲,逐漸轉型。

林心如的前半生是演員,身爲演員,演繹過許多膾炙人口的角色,《還珠格格》中善解人意的紫薇、《情深深雨濛濛》中茶系佳人如萍、《半身緣》中可憐可悲的顧曼楨、《美人心計》中有勇有謀的竇漪房……在演員的階段,她塑造的角色是多樣且成功的,美貌沒得說,演技也沒得說。

林心如的後半生轉型製作人,出自她手的作品沒有一部是爛片,2011年林心如製作並主演的首部古裝劇《傾世皇妃》播出,拿下了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優酷大劇盛典年度最佳製片人獎,自此她轉型製作人的步伐從未有過停止。

2012年,《姐姐立正向前走》首播,同年,首部電視電影《遺忘》口碑爆棚,之後她又接連製作了《秀麗江山之長歌行》、《畫皮之真愛無悔》等古裝劇;《我的男孩》、《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等現代劇,以及第二部電視電影《我的媽媽》等;2014年的臺劇《16個夏天》大爆;2021年,林心如製作了首部電影《迷失安狄》,聚焦LGBT題材;2022年與奈飛合作迎來巔峰之作,《華燈初上》上線,在第57屆金鐘獎中《華燈初上》狂攬11項提名;今年,林心如製作了尺度驚人、議題深刻的《模仿犯》。

林心如能順利成爲製作人是意料之外的事,如今,“林心如製作”正式成爲臺劇的招牌之一,“金牌製作人”的身份算是實至名歸了。

最後把話題轉回今天要聊聊的《有生之年》,這一次,林心如徹底退居幕後,不再參演。

我屬於瞭解是林心如製片的《有生之年》纔打開小破站耐心觀看的那波觀衆,並一路見證了它的豆瓣評分從 8.6 漲到了 8.9,也向還未看過該劇的友友們說一句:《有生之年》,它值得更多的關注!

這是一部事先張揚的有關於告別的電視劇,劇中展現的是普通人過的普通生活,普通家庭的普通瑣事,每一位觀衆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的共鳴點。

或許是父母相愛相殺的相處方式,或許是兄弟間不可磨合的芥蒂,或許是高中時期有過的暗戀,或許是成年人生活所迫的無奈。

總之,《有生之年》通過各種方式,成爲了一部有煙火氣的,接地氣的,屬於成年人的,符合當下的作品。說白了,普世的人生,讓觀衆在觀劇時多少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

令人唏噓的是內娛的都市作品還沉浸在高樓林立的辦公間裡,還沉浸在繁華街頭的豪華小區裡,光鮮亮麗的表面,毫無意義的焦慮,無病呻吟的痛苦,無法讓觀衆產生共鳴。它們的存在只能是虛假的作品,無法成爲現實生活的映射。

所以《漫長的季節》能成爲內娛“年度最佳”毫不意外,因爲它不僅展現了懸疑風格,更展現了我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生活就是如此,雞零狗碎,一地雞毛。

《有生之年》被譽爲“男版《俗女養成記》”,它不曾告訴你要怎麼做才能擁有成功的人生,它就是簡簡單單讓你明白“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算不錯了”。

劇中高家三代七人,有着表面看似輕鬆、內裡難題不斷的生活。

長子高嘉嶽(吳慷仁 飾),年過40,創業失敗,女朋友跟人跑了,一無所有地回到父母身邊。

次子高嘉揚(鄭元暢 飾),結婚生子、孝敬父母,看似最成功,卻活得最辛苦,是家中的粘稠劑,也是家中問題處理的中轉站,因爲是高家的養子,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報答養育之恩。

三子高嘉凱(林哲熹 飾),家中老幺,看似聽話,卻內心叛逆,最顧家,也最想逃離這個家,在家中早餐店幫忙,與父母同住,有着最緊密的聯繫。

父母感情不和,分居多年,因爲高嘉嶽突然回來,侷促的家裡不得不空出房間來,父母被迫又擠進了一個房間,矛盾不斷升級。

正在讀高中的高中生高丞佑,好朋友兼樂隊主唱因校園霸凌跳樓自殺,自己想爲朋友發聲卻被校方阻止,樂隊缺了主唱陷入停滯。

原本就一地雞毛的生活,因爲高嘉嶽的突然闖入變得更加緊張。

《有生之年》這部劇的主旨在第二集就事先告知給觀衆,長子高嘉嶽一無所有的回家不是來享樂、啃老的,而是來和家人告別的,他想在自己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好好和家人告個別。

只是沒想到,十幾年沒回家,回到家見到家人竟然會是這樣的景象:父母雖表面和氣,內心誰也不服誰;母親多年被家庭束縛,一直想要有自己的空間;二弟還是和以前一樣愛操心,愛做家裡的“大家長”;三弟看似最聽話,實則是覺得家中無人關心他想要什麼,所以從不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吐露給家人;就連自己最想見,最想複合的初戀,最終也是因爲自己晚了一步,成了“弟妹”。

一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每個人都有自己過不去的坎,每個人都在生活的邊緣掙扎,每個人都有對人生的困惑。

高嘉嶽只是這個家問題的“謎面”,隨着劇情的深入,也徹底明白高嘉嶽爲何可以離家十幾年不回,因爲從小的家庭生活裡,他的存在最不合理,身爲長子,卻不學無術,成績差、品相差、作風差,他成了父母眼裡的“壞小孩”。

沒有人願意聽他的真心話,出了問題第一時間想到他,哪怕不是他,父母也都默認是他做的,他有嘴不能辯,有話卻無人聽。

所以某種層面上來說,他對高嘉揚是怨恨的。

怨恨他的存在剝奪了自己父母的寵愛,作爲養子,卻成了家裡的天之驕子,怨恨他永遠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卻又永遠掌握着這個家的話語權,但後來,怨氣變成了疏離,他刻意疏離高嘉揚,反覆提起他不過只是家裡的養子。

說起責任,高嘉嶽一直灌輸給高嘉揚的觀念是:你不用承擔照顧這個家庭的責任,你本就應該離開這個家,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但高嘉揚,他想要的無非就是一個和和美美、完整的家,他經營自己的小家,也要顧着大家。

所以失業後他一直不敢和妻子吐露半個字,生怕這些問題會成爲家裡的困擾,在他的觀念裡,所有問題到自己這邊解決就好,無需再新增別人的煩惱,因爲太懂事,太孝順,太溫暖,他有和親友好好告別,哪怕只是日常上班,也會和妻子做個“儀式感”的告別,所以在他離開後,所有人都會像是少了什麼,心裡缺了個口。

高嘉嶽後來表示,自己的怨恨其實都是羨慕,他羨慕高嘉揚有個好頭腦,羨慕高嘉揚能把家裡照顧的井井有條,羨慕他結婚生子有個完整的正常人生,羨慕他能夠熱情對待每一個人,他想成爲他,可他始終都學不會。

想告別的人沒走成,愛家人的人卻離開了,人生好像就是這麼無常的,戲劇化的,沒有人可以預測明天和意外哪個會提前到達。

高嘉揚的離開註定了高嘉嶽會留下,他失去了他需要離開的理由,他必須承擔起作爲長子的責任,他不能再任性妄爲,不能再肆意灑脫。

而高丞佑繼承了父親的暖男屬性,雖然是劇中知道秘密最多的人,但自己選擇默默承受一切。

他知道大伯高嘉嶽想要離開這個世界,他知道父親失業,誰的謊言他都沒有戳穿,作爲成年人世界裡的小孩,他承受了太多他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苦難,他曾目睹好友微笑着跳樓,他不想讓親人也以同樣的方式離開。

我很喜歡高家每一次的飯桌場景,也同樣討厭高家每一次的飯桌場景,因爲幾乎每一次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總能搞出些幺蛾子,很煙火氣,也很低氣壓,每次的矛盾點觸發基本都在飯桌上,但後來想想,很真實,只有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纔會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平時大家都不聚在一起。

臺灣的電視劇有一種很獨特的生活感和鬆弛感,生活細節刻畫的恰到好處,有分寸的情感流露,不過度煽情,他們像是在演繹“真實”的人和事,這些細節真的是我們內娛最該學習的地方。

《有生之年》集結了吳慷仁、鄭元暢、林哲熹、楊貴媚、張榕容等臺娛明星,有了“臺劇定海神針”吳慷仁,品質有保障。

令人意外的是鄭元暢,那些年偶像劇裡的鄭元暢,如今已成長成了家庭劇中令人心疼的“暖男孝子”。

慶幸林心如最後沒有留在內地發展。如今的她才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