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今年華語最佳,沒有之一!

你總有一天會長大,

變成你想成爲的大人!

——《年少日記》

文丨舊故麻袋

最近幾年,頻繁有新聞報道學生自殺,或因學業壓力、或因家庭壓力、或因情感問題,從大學到小學,從失蹤到跳樓,悲劇時有發生。

作爲旁觀者,除了發自內心對這些短暫生命感到惋惜之外,更多是對這些孩子生存環境困境的無奈和無助,這就是東亞生存環境的一個整體現狀,並不是靠時間和人力就能短期改變的,更不是靠這樁樁件件的惡性事件堆疊可以警醒的。

被嫌棄東亞孩子的一生,從小接受的就是挫折教育。做好了沒有鼓勵,做不好只有謾罵,優等生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和關注,差生只配擁有大人的鄙夷和嫌棄,這些不明文規則就像是刻在基因序列裡的思想鋼印,本能會驅使我們遠離差的,親近好的,就像父母從小教育我們那樣:別和壞孩子玩,要和成績好的同學做朋友。

“區別對待”下的社會,形成了“區別對待”的環境,進而促使“區別對待”成爲默認正確的選擇。

所以電影《年少日記》最終的結局是可預見的,可推論的,沒想象中那麼複雜。

只是導演善用鏡頭來欺騙觀衆的感官,讓我們在開片孩子“跳樓”的幻覺中鬆了一口氣,在中間孩子真的“跳樓”時猝不及防。

電影中每一個人都是少年悲劇的始作俑者,包括觀看電影的觀衆,好像也有推波助瀾的嫌疑,因爲主觀意識告訴我們:不會出事。結果,卻出了事。

好想拉他一把啊!哪怕只是一個擁抱,好想給他一個擁抱啊!

很少有電影能讓觀衆哭的那麼歇斯底里,這種撕心裂肺的痛是能共情的,直白到可以想象出孩童時的自己,多多少少也被父母這麼“討厭”過,就好像小時候父母幾番爭吵,鬧着離婚,卻看着年幼的你說:要不是因爲你,媽媽早就離婚了。

這樣的話對大人來說或許只是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一句自我安慰,讓所有事都有一個自洽的結尾。但對於孩子來說,有的只是自己不該存在的事實,好像因爲自己的存在,纔會讓父母這麼痛苦。

大人們即使彼此折磨也要耗在一起過完此生,爲了自己的私心和考量,卻用一句“爲了孩子”搪塞一切。

共情《年少日記》裡鄭有傑的遭遇,太容易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鄭有傑”。沒有天賦異稟的學習能力、沒有天資聰穎的專業技能、沒有值得炫耀的特長愛好,只有天真的奇思妙想和中二的漫畫精神。

鄭有傑和鄭有俊兩兄弟,是錯位的人生。有傑在學習上毫無起色,甚至被迫留級;有俊學習能力強,天賦好,是人見人愛的第一名。兩兄弟雖然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卻毫無交集,即便是在家裡,弟弟永遠是被關注的那一個,哥哥總被父母嫌棄,被父親打罵。

在家中,有俊永遠是脫離在外的那個,他選擇做旁觀者,置身事外,所以纔對有傑最後的離開如此自責,因爲自己的忽略和不幫扶,讓有傑在遭受非議和打罵時如此無助。

最後,有俊爲了贖罪,活成了有傑,他不再當父親想要的好好學生,開始關注漫畫,開始吸菸,開始打架,因爲有傑的願望,他成了老師,因爲對有傑的負罪感,他放棄了本該擁有的幸福生活,原生家庭對有俊造成的打擊太大了。

哥哥的離開,母親的出走,似乎在告訴他所有人都會有離開自己的那天,不如就一個人生活,這樣就不必面對離別。

電影中,罪魁禍首的父親,在嚥氣的最後對自己的所作所爲進行了懺悔,年輕時的他作爲家裡的權威,對所有他不滿意的人都非打即罵,有傑是這個家最大的受害者,然後是母親,父親對母親雖然有愛,但不多,對有傑,他從非打即罵到最後使用冷暴力,讓有傑的抑鬱症愈加嚴重。

父親是有傑悲劇的始作俑者,熱愛漫畫的喜好被父親用暴力限制,得到安慰的鋼琴老師被父親辭退,所有有傑認爲美好的一切都在離他而去,就像有傑原以爲樂觀積極的漫畫家會努力生活,不料卻在新聞裡得知他自殺死去,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這些美好的消逝,還有母親和弟弟的忽視。

母親在有傑的悲劇人生裡沒有責任嗎?母親把該有的關懷都給了能讓她更有成就感的弟弟,有傑的一顰一笑,喜怒哀樂,對母親而言都只是虛假的表象,就像有傑考試時生病,母親第一時間關心的並不是有傑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而是有傑的考試能不能繼續進行。

對於有傑,母親總是很消極,她想讓有傑擁有父親的愛,但又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所以每次有傑有事,她就會將不好的結果歸結於有傑的無能,後來她纔會說出那句對有傑致命傷害的話:如果我跟你父親離婚,一定是因爲你。

弟弟有俊呢?在有傑被全班嘲笑時,沒有幫扶,反而同樣譏笑;在有傑被父親毆打時,扭過頭做起了功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有傑深夜爬到上鋪從背後擁抱時,吵着要睡覺說着嫌棄的話。

老師、同學、鋼琴老師,似乎都成悲劇的推手,將有傑推進了深淵,有傑並不是沒有自救,他曾向母親表示自己無法在夜裡入睡,想去看精神科,可母親聽到這些話卻表示有傑只是不聽話,精神科是給瘋子看病的地方,反問有傑:你是瘋子嗎?

“你是瘋子嗎?”有傑肯定無數遍問過自己,因爲無法和優秀的弟弟比肩,所以他選擇把父母讓給弟弟。

自己消失,或許對這個家來說是最好的慰藉,這樣弟弟和父親母親一家三口就可以好好生活;自己消失,父親和母親便不會再失望,自己就不用和弟弟做比較,也無需在家中活成一個影子。他在日記裡寫下: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

有俊長大成人後,一直無法擺脫哥哥的死,直到班上有同學寫了遺書,他才慢慢開始和小時候的自己和解。

導演很懂得用線索來誤導觀衆,當我們都誤以爲有傑就是長大後的鄭老師時,卻來了一個不經意的反轉,不是導演讓觀衆誤以爲哥哥的存在,而是弟弟活成了哥哥想要成爲的樣子。

因爲這些事,有俊和自己心愛的女生選擇離婚;無法原諒父親,即使父親即將死去。他無法抹去哥哥在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只能默默讓自己成爲哥哥。

最終願意和妻子吐露心聲的有俊,希望成爲學生樹洞的有俊,站在陽光下會心一笑,他重生了。

《年少日記》和《白日之下》都屬於小衆現實主義題材,這就無法避免的將它們推入了“無人問津”的票房末路,但如此有態度的電影,能夠誕生,就已足夠優秀。

這部電影還讓我想起了曹保平的《狗十三》,同樣是東亞家庭的窒息感,一個內地一個香港,聚焦中產家庭,一個用寵物一個用漫畫,串聯起原本擁有美好憧憬的孩子是如何被規訓成大人想要的模樣。

慶幸《狗十三》裡的少女李玩最後選擇向命運妥協,成爲了大人們喜歡的乖乖女,而《年少日記》裡的少年鄭有傑卻沒有如此幸運,他用終結生命的方式對抗這個讓他無助的社會,這個讓他覺得充滿拋棄的社會,這個時候我都不知道哪個更慶幸,可能李玩裝不下去了,也會成爲第二個“鄭有傑”。

希望更多人關注《年少日記》,別漠視優秀電影,你的每一次漠視都在扼殺好電影誕生的可能性,我們需要關注每一個“鄭有傑”,就像我們也要關注每一個自己,才能過好當下生活。

最後祝福所有少年少女終究能自由自在活着,在自己喜歡的方式裡,過自己喜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