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租房的人很幸福 — 致租房族們的三個故事

買房故事寫得很多,租房故事,還是第一次寫。

不可否認,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代表着穩定,也意味着安全感。

所以,買房是人生繞不過一座大山。

尤其在老一輩眼裡,租房=漂泊,幸福感很低。

但是村花覺得,懂租房的人,很幸福。

因爲他們可以根據自己最近的需求,隨時調整自己生活狀態。

從200平到20平,也沒有很差

Handson,跟所有人一樣,剛出來廣州,第一站落地,都是城中村。

那時候在珠海讀書的他,剛成爲本站的實習生,如果想擁有這次機會,就只能在廣州租房。

每個月不足2K的薪資,除了城中村,他也別無選擇。

1000元,20平不到的單間,彎彎曲曲的巷子,讓從前住200平米大平層的Handson有些無所適從,不過他還是拒絕了父母的資助,打算先試試看。

很慶幸,他遇到了一個不錯的房東,願意短租3個月給他的同時,房租還減了200元,免押金。

即使公司包一日三餐和夜宵,但除去房租水電,Handson每個月只有800來塊的生活費,他說那時候都不敢找女朋友,怕出去吃兩頓飯,就月光了。

雖然他的生活很簡單,每天都是公司—家,兩點一線,但也很有意思,因爲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

大家都在吐槽城中村的髒亂差,他卻在這裡感受到了異地漂泊的溫暖,譬如不定期給他送湯的房東太太、剪髮給他打折的理髮店老闆……

沒想到,從200平到20平,他也可以適應得如此好。

後來畢業,Handson去了另一家互聯網公司,即使收入可觀,但他租住的第二套房子,也依舊選擇了城中村。

“因爲便宜,上班近,可以存錢,除了環境,其他也沒有很差。”Handson如是說,畢竟每天在公司呆的時間,比在家裡長多了。

錯過了,就隨緣了

今年是阿飄在廣州租房的第10個年頭,身邊的朋友都陸續在廣州有了自己房子,而她,依舊在租房。

爲什麼沒買房?很多人問過她這個問題,“可能我佛吧。”

買房跟找對象一樣,阿飄一直很被動,所以錯過了,也就更佛了。

她不是沒考慮過買房,但考慮得太遲,2016年的時候,周邊人都催她買;但阿飄一直是單身狀態,沒太大需求促動去買,所以一直拖到2019年,但房價已經飆漲了。

阿飄那時候也很積極地去看過房,綜合上班地點和預算,她考慮黃埔新房和次新房,但當時新房都是大戶型,就主要看二手。

同事幫忙推了中海譽城的小戶型,阿飄看了三四次,六七套房源,但因爲朝向、樓層不好,而且中介當時給出的價格是2萬5左右,她覺得市場價2萬3比較合理,就沒買。

就這樣慢慢到了2020年,剛好碰上疫情來了,以爲房價不會漲,沒想到看着看着,房價一直飆升,到了6月都破3萬了,買房夢碎,黃埔不敢想了。

後來,阿飄不得已再往東邊走,去看增城,但增城的城市界面比較一般,城鄉結合部,房價又不抗跌,就沒繼續看了。

經過一輪奔波之後,阿飄覺得,租房也不錯,買房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她現在租在天河科韻路,處於合租狀態,雖然有時候會因爲生活習慣的不同有小矛盾,但比起單租,她覺得有同居舍友一起交流、吃飯、結伴出去玩,聊聊人生,生活也有滋有味的。

“至於買房,就以後再說吧。”

方便永遠排在第一位

結婚買房,似乎是大部分人的共識。

曉夏從結婚到現在,女兒已經快兩歲了,一直處於租房狀態。

她們一家三口目前住在蘿崗的回遷房,這個小區也住了有2年多3年了,除了通勤方便,更多的是跟同事們的社交。

曉夏是之前申請了公司的公租房單間,種草了這個小區,主要就是爲了方便上班,上下班有公司班車,步行5min有地鐵,從出門到公司的時間控制在了30分鐘以內,還不用擠地鐵,通勤體驗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因爲是公租房,周邊住的都是同事,週末拼單美食有伴,或者自己做了什麼家常菜,大家一起分享,社交鏈接性強。

因此後來生了小朋友,她們一家三口也選擇繼續租住在這個小區。

黃埔房價的高漲,帶動了租金直線上升,第一年3200,第二年4000,但是也沒辦法,金錢和方便之間,曉夏還是選擇了後者。

其實,她丈夫在開發西區有一套全款房,但因爲兩夫妻通勤都不方便,所以最後選擇了租出去。

雖然租金不高,但也能抵扣2/3,用“以租抵租”的方式,每個月多付出1000來塊,換來了舒適的通勤體驗。

對比起花一個多小時在路上,曉夏更願意把時間留給家人。

曉夏也有考慮換房,置換目標就是在住的科學城板塊,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目前二手交易確實不容易。

詢盤的人源源不斷,但價格還是給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考慮到目前的市場經濟和孩子,曉夏並不想把槓桿拉太高,就一拖再拖。

孩子還未讀書前,她還算是比較享受目前的狀態,至於換房,就等一個機緣吧。

最後,村花有話說

很多人都覺得,租房沒有安全感,拼盡全力還是要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但真正考慮到買房,其實真的是需要一個契機,譬如結婚,又或者是小孩讀書等等。

租住,纔是更多人的常態。

無論租還是買,都是找到匹配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只要適合當下,便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