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越南神話,危機將至?

*本站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丁一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研究員)

60s要點速讀:

1、中國作爲世界工廠的條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的。越南的短板,都是中國的優勢。我認爲越南永遠不可能和中國一樣,形成非常完備的供應鏈體系。

2、越南經濟能否經受住金融危機和產業轉型的考驗,也是一個問題。美國這次貨幣政策的緊縮,引起金融危機是完全可能的。越南是否做好了準備應對危機?也很值得懷疑。

3、所以去越南投資也必須得注意,現在大家覺得越南很好,什麼都比中國便宜,增長的勢頭正猛。但是可能你進去了以後,金融危機爆發了,你自己就倒黴了。作爲外來投資者應該小心這個事情。

正文:

最近美國總統拜登邀請東盟國家領導人去華盛頓參加美國與東盟的峰會,用東盟國家產業鏈聯盟替代中國產業鏈的說法越來越盛。而在承接中國產業鏈方面,越南似乎喊得、做得都最多。其實,這個事情已經進展了一些年了。自2010年以來,越南人也好,境外觀察家也罷,都熱衷於評論越南製造業能從中美博弈中獲得多少紅利。還有一些外國觀察家給越南冠以“下一個世界工廠”的頭銜。

但這裡面有多少水分和實際的情況呢?今天主要講四個問題,一是越南承接國際加工業的進展;二是越南的競爭優勢與短板;三是越南是否經得起金融危機和產業轉型的考驗;最後是夾在中美兩個大國的地緣政治博弈中間,越南既有好處也有尷尬。

第一,最近幾年越南經濟高速發展,跟承接了國際加工業直接相關。2018年越南的GDP增長達到7%,這在全世界經濟體裡也比較少見。據美國海關的統計數據,2019年一季度,越南對美出口同比飆升40%,增幅在40個對美主要出口國中位居第一,出口額達200多億美元。同期中國對美出口同比減少13%,爲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減幅。

越南對美出口飆升,很大程度上是加工貿易的貢獻。而越南加工貿易的崛起,跟承接中國的生產轉移直接相關。

2010年以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後遺症的影響,中國真正感覺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衝擊,是在2010年開始的。因爲2008年、2009年這兩年,很多訂貨都已經出去了,所以真正受到外圍市場萎縮的影響是在2010年,2011年以後中國出口驟降,中國把目光轉向國內,加大基建與房產投資,也帶動了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勞動力成本增長達60%。

在騰籠換鳥、清理過剩產能的背景下,大批外國投資者與中國本土配套的加工廠家,也紛紛把產能轉移到東南亞與南亞,越南成爲最大的投資目的國之一。

2018年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後,更多的企業爲了規避美國的關稅,把部分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國家,越南因此承接了更多的產能。

越南對美歐出口的產品在2010年前主要是鞋類、紡織品等輕工產品,但從承接了中國一些產能後,最近一些年產品價值有所提高,包括機電設備(電腦、手機、照明設備等)。因爲這些東西的附加值和產值、價格,都要高於原來的那些紡織品,輕工、鞋類、塑料產品之類的,從這個角度上講,越南的貿易順差這兩年也是在上漲的。

第二個問題講一下越南的競爭優勢與短板。越南經濟很像中國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情況。優勢是土地便宜、勞動力便宜、稅收優惠。而且,越南的勞動力素質相比其他東南亞國家都更好一些,因爲還有社會主義的免費普及教育,越南人也能吃苦耐勞,其實越南有濃厚的儒學傳統,許多地方還尊孔。

所以對過去許多來中國投資的歐美企業來說,去越南投資感覺文化差異不大,容易談成,因此把當年轉移到中國的產業,再轉移到越南去,非常方便。而一些相關的中國企業也成爲越南外來投資的重要來源。除了這些優勢以外,越南還搭上了地區貿易自由化的便車。特別是RCEP啓動,大大地推進了越南加工貿易的發展。

但是越南要成爲世界工廠還有許多短板,一個就是要搞輕工產品配套,它自配套的能力很弱。以傳統服裝業爲例,它的面料自給率不到16%,棉花自給率不到20%。70-80%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是用於再生產出口的。按越南製造的輕工產品的進口部分佔比看,電子產品約77%的材料是從外國進口的、藥品約80%到90%,塑料產品約70%至80%。所以它對整個輕工製造的其他部分的依賴非常強。

第二個短板就是它的製造業的規模很小,一般都是中小企業,500人到2500人的規模,就算製造成衣,它的能力一般就是30萬件到200萬件,你不可能指望它一年生產特別多的東西。這跟中國相比,它最多是中國產能的四分之一,它缺少接收大量訂單的能力,只有中國才能滿足外商大量的訂單。

另外它的產品質量不太好,不穩定,包括耐克鞋等,也有很多人抱怨。有的工廠搬到越南之後,質量顯然比在福建等中國沿海省份加工要差。所以雖然他們現在製造價格廉價,但是質量不好。而且它還有一個風險,就是生產成本正在迅速上漲,越南的勞動力價格雖然低於中國,但是它的成本上漲非常快,最近五年它的工資成本上漲至少有50%以上。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剛纔說越南跟我們90年代的時候一樣土地便宜,但是最近土地價格上漲也非常快。據說河內有一些地區的土地價格已經可以跟深圳媲美了,這就非常危險了,我們知道深圳的土地是非常貴的。

最後一點就是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這對於加工業生產來說是很大的風險。從胡志明市到河內,鐵路里程1726公里,特快列車要跑34小時。跟北京、上海這些地方的速度是完全不能比的。而且越南的公路不好,只有20%鋪設了路面,主要鐵路幹線是法國佔領時代遺留下來的,也就是二戰以前留下的這些鐵路。沒有一個吞吐量進入全球排名榜的大港口。搞大量的加工業產品,需要有基礎設施,越南的基礎設施現在都還很差。

第三個部分講越南經濟能否經歷金融危機和產業轉型的考驗,這也是一個問題。越南經濟發展很像上世紀90年代初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的發展。這些經濟也曾創造過“亞洲奇蹟”, 世界銀行也給予了很多讚許,而且向全部的發展中國家推廣當年的東亞模式。但是到1997年的時候突然陷入金融危機,經濟嚴重倒退,倒退了很多年。這是有過歷史經驗的。

其實越南現在的風險也非常大,越南這兩年的快速發展,很快就會到瓶頸期。因爲越南也遇到了國際經濟形勢不太好的時代。這些年越南經濟發展加快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越南的外來資本有關。美國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大量熱錢流入越南,刺激了越南的投資和經濟增長,同時也刺激了越南的房地產,也就是地皮價格迅速上漲,這些都跟外來的資本有關係。

現在美聯儲馬上要開始收緊貨幣了,它會造成什麼樣的資本外逃,這取決於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改變方向和美聯儲升息的情況。基本上每一次美聯儲收緊貨幣時,都會引起其他地方的一些現象,網絡輿論有時稱這種行爲叫做“剪羊毛”。其實很難說是美國故意這樣做,美國可能就是爲了解決自己內部的問題,但它會引起一些所謂的溢出效應。很多國家當年接受了大量美國的流動性,造成了本國經濟繁榮,這時候資本突然又跑掉了,就會陷入危機。當然越南可能比1997年亞洲危機的情況好一點,因爲從1997年之後,中、日、韓和東盟簽了一個《清邁協議》,當參與國未來出現外匯短缺時,其他國家要提供援助。所以最起碼越南有一定保護了,會比上一次危機的時候要好一點。但是能不能完全頂得住?還要看實踐。

美國這次貨幣政策的緊縮,引起金融危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再引起一次金融危機,引起全球經濟再度衰退,需求再度萎縮的時候,那越南也必須得經歷一場產業轉型,就跟中國當年經歷過的一模一樣。並且越南的經濟實際上非常專一,跟中國經濟的複雜性完全不可比,在這種情況下越南是不是做好了準備?這個事很值得懷疑。所以去越南投資也必須得注意,現在大家覺得越南很好,什麼都比中國便宜,增長的勢頭正猛。但是可能你進去了以後,金融危機爆發了,你自己就倒黴了。作爲外來投資者應該小心這個事情。

最後一點,中美兩個大國現在正在進行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越南利用中美地緣政治博弈,可以享受到美國促使外國企業離開中國的好處。另外,美國在安全和其他問題上不斷向中國施壓,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形成牽制,這時候越南也感覺到有一定的好處。特別是爲了牽制中國,美國不斷地拉攏越南,越南也很興奮,能感覺到美國人對它獻殷勤,越南很高興。

但是越南也面臨着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是一個搬不走的鄰居,而中國又是越南外來投資最大的客戶。最近這些年來中國對東南亞國家,包括對越南的投資都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最近五年,可能從中國到越南的投資,不光是中國自己的,也包括從中國過去的外國企業的投資,這些投資佔越南外來投資的50%以上。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又是搬不走的鄰居,又依賴於從中國過來的投資。在這種情況下,越南也不希望跟中國的關係搞得太壞。

越南的尷尬就在於,它明白這件事,但是它又想得到中美博弈中間的好處,所以有時候它的處境就顯得很尷尬,不知道怎樣擺正自己的位置。而且現在美國越來越逼着東盟這些國家站隊,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越南雖表示我不選邊站,但是這種中間道路的選擇,可能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也是未來越南面臨的尷尬處境。

當前疫情確實促進了一些在中國的跨國企業外遷,如果封城、停產太長時間,對它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疫情管制對它們的成本非常高。但按照之前的經驗來看,從2020年以來,一些企業外遷後又回到中國來了。比如給蘋果做加工的工廠富士康。富士康之前把一些產能轉移到越南,另一些產能轉到印度。印度工廠曾經生產的是蘋果最好、最高型號的手機。但2021年印度德爾塔病毒反彈,印度工廠成了最主要的聚集感染地。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生產了,所以過去很多從中國轉移過去的生產和訂貨又重新轉回來了。中國這邊還比較穩定,生產還可以繼續。有一些企業腦筋很靈活,不會弔死在一棵樹上,它不會從中國全轉移出去。不會說因爲美國要跟中國搞地緣政治博弈,我不看好中國,又有關稅等,所以我乾脆全部轉移,事實不是這樣的。因爲它還要分散投資風險,所以它在各個國家都有投資,有的地方情況不好了,就又重新搬回來。

所以這件事也取決於中國在未來做得好不好。這些跨國企業到越南、印度投資,也是一種嘗試。據我所知,比如現在投資印度的福特公司虧損比較嚴重,跟它在中國重慶的投資回報完全不能比。所以這件事不是說轉移出去了,將來中國的外資就全部都離開了。站在外資的角度去思考,它要分散投資風險,所以也很正常。

爲什麼外資這些年會這麼兇猛地到處投資呢?因爲資本便宜。美聯儲開動了印鈔機之後,借美元就是商業借款,基本上不要錢,借一年的商業貸款利息不到3%,爲什麼不借,爲什麼不投資?你不投資說明你傻。投資資金充裕,到處都有,那麼便宜,所以很多人去做,但是未必都成功。我們的信心就在於,中國作爲世界工廠的條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越南的短板,都是中國的優勢。我認爲越南永遠不可能和中國一樣,形成非常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因爲它的市場規模、人口規模等不可能替代中國。唯一能跟中國形成競爭的是印度,但是印度又有其他的社會問題,影響到印度真正的發展。印度有很多的社會問題,它的社會不是一個平等社會,大量的勞動力沒有受教育、沒有能力,無法進入勞動力市場,所以印度就很難使它的人口優勢發揮出來。

站在中國的角度,當下我們要適當地調整防疫措施,不能因疫情的名義破壞經濟增長和生活穩定。在上海的疫情過程中,有一些事做得並不是很妥當,或者在落實過程中是有問題的。中國的好處是我們能夠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進。現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高峰已經過去,未來、下半年只會越來越好。我們已經經過好幾次衝擊了,再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會更有經驗,能夠一邊防疫一邊維持生產和經濟發展。人們會慢慢習慣在疫情中間怎樣繼續生存,不會因爲疫情而停擺。

本站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