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健檢 老年養生預防爲主

長春兒童公園,兩位老年人在做運動。(新華社)

進入老年期,人體會發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性改變。外表上,老年人皮膚鬆弛、面部皺紋增多,出現棕褐色老年斑;毛髮稀疏、兩鬢斑白,最後白髮銀鬚;體形方面,常見骨質疏鬆症,身高下降,甚至出現軀幹彎曲、駝背。身體各系統、各器官會發生程度不一的器質性或功能性改變,其中腎、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儲備能力下降明顯。

老年人定期體檢是十分必要的。透過健康檢查,可以瞭解自己健康狀況和功能狀態,及早發現重要疾病,能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需注意心理健康狀態

健康檢查項目應全面,結果應準確完整。要根據老年人過去健康狀況、疾病病史、家族史和社會生活環境進行綜合考量,與醫生共同制定個人化體檢方案。老年人健康體檢不能忽視功能評估與檢測,體檢應包括心理健康狀態的檢查或篩查。

1.心腦血管檢查:包括測量血壓、心電圖、頸動脈彩超、經顱多普勒檢查等項目,這些能基本檢查出血管是否發生病變。

2.肺部和腹腔臟器檢查:包括肝、膽、胰、脾、腎彩超(腹部彩超)能及時發現腹部主要臟器的病變,如腫瘤佔位、結石等;肺部正側位X線檢查能對無症狀的早期肺部疾病進行初篩,尤其是有吸菸史的老人,更爲必要。

3.眼底檢查:很多老年性疾病的早期可透過眼底檢查發現,如全身動脈硬化的程度、老年白內障、原發青光眼等。建議45歲以上的人每年都應進行眼底檢查。有吸菸史的老人,更爲必要。

血液檢測預防糖尿病

4.血液檢測:血液生化檢測仍是目前早期發現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異常的主要方法。但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一般本項目的檢查要求空腹檢查,但對於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老人,在空腹檢查之後,應特別增加餐後2小時血糖的檢查,更能說明機體糖代謝情況。血、尿、便狀況來了解有無貧血、感染,以及泌尿系統和消化系統炎症等疾病。

5.骨密度檢查:老年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因此每次常規基礎體檢都應選擇。

6.防癌檢查:隨着年齡增大,發生癌症的概率也大大增加。老年人應結合自身情況,並根據醫生建議,每年體檢時進行一次防癌相關檢查。

此外,老年人還可根據自己的需求,提出相關的檢查項目,如CT、核磁共振等。在此還要特別提醒老年人,在進行健康體檢時不能忽視內科、外科、口腔和耳鼻喉等科的檢查,通過醫生的判斷常常能發現潛在疾病,爲進一步的檢查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