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邊「趖」不念ㄘㄨㄛˋ!他曝正確念法 網驚:好特別的讀音

鼎邊趖的「趖」不念「ㄘㄨㄛˋ」,有網友公佈念法,引發討論。(陳志東攝)

臺北、臺南、基隆廟口都有臺灣傳統美食「鼎邊趖」,傳統作法是把在來米漿加熱凝固,搭配其他食材煮成湯食,深受不少臺灣民衆喜愛。但不少人都把鼎邊「趖」念成「ㄘㄨㄛˋ」,近日就有網友拿出國小教材,文章中標註的拼音爲「ㄙㄨㄛ」,網友看到後也忍不住驚歎,「好特別的讀音」。

原PO在Threads上秀出一張照片,課文名稱爲「臺灣美食詩選-鼎邊趖」,他還表示,冷知識鼎邊趖的「趖」念「ㄙㄨㄛ」,但自己從小到大都念鼎邊ㄘㄨㄛˋ。

獨特的念法讓網友也震驚,紛紛留言「好特別的讀音」、「從小到大唸錯了30年」、「過去都有邊讀邊,但看到也有人寫『銼』」、「整篇應該可以用臺語,注音只是考試,給老師打成績用的」、「用臺語發音比較像是ㄙㄜˊ」。

此外,還有人解釋,「鼎邊趖」,臺文寫做「鼎邊趖 tiánn-pinn-sô」,爲基隆的一種小吃。字面意思爲在鍋邊扭來扭去,源自小吃的製作方式。教育部臺語辭典則指出,鼎邊趖是一種小吃。以麪糊在熱鍋上急敷,隨即將薄糊取上,切成長條狀,再加入蔥、姜、魷魚、香菇、金針、肉等煮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