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防淤完工 水庫延壽

爲改善水庫淤積問題的「石門水庫電廠防淤第一期工程」三日完工啓用,經濟部水利預估,水庫往後每年約可減少一百萬立方米的入砂量,替國庫省下五億清淤成本,第二期工程屆時完成,水庫入砂量與清淤量將會打平,讓水庫得以永續利用

有四十九年曆史的石門水庫,隨着多次颱風豪雨侵蝕,淤積問題嚴重,總蓄水量被打七折,僅有原先的三成左右,因此水利署斥資約二五○億,進行整治水庫計劃,以延長水庫壽命

「石門水庫電廠防淤第一期工程竣工典禮」昨由經濟部長張家祝、桃園縣長吳志揚、立委楊玉環呂玉玲等人啓用。

張家祝指出,民國九十四年後,多次颱風造成水庫淤積,造成供水量水質問題,九十五年提出整治計劃後,至今陸續完成分層取水工程、集水區整治等,水庫淤積量有減緩趨勢,如今電廠防淤工程完成,加上往後的備援供水系統,將來排砂量可達一三五萬立方米,屆時可維持水庫現有容量,達到永續利用。

「石門水庫是桃園最重要的寶貝!」吳志揚表示,石門水庫兼具灌溉、給水、發電防洪觀光功能,甚至是北臺民衆生活命脈,之前臺風造成水庫淤積進而缺水,造成桃園人夢魘,如今水利署延長水庫壽命,是桃園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