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治理如何更安全?楊浦這些街區實施了……

電動自行車如何實現更安全的治理?10月23日上午,楊浦區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分享活動在延吉新村街道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社會工作部主辦,延吉新村街道承辦,大橋、控江、長白、殷行、長海等街道協辦,6個街道的6名社區工作者分享了他們在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中的經驗與感悟,爲提升基層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效能提供了一籮筐“金點子”……

用基層聲音,生動分享社區治理故事

會上,社區工作者從“小切口”入手,以生動的細節還原了社區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現場,其中管用實用的做法與技巧引人深思,楊浦社區工作者的風采也在舞臺上盡情綻放。

“這次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分享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的縮影。我們是一個2700戶的老小區,所以困難也非常的多。我覺得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用心用情站在居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儘量的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延吉新村街道內江新村居委會主任徐崢在會上分享了主題爲“4難8解”的演講。

近年來,延吉新村街道內江新村居民區通過科學選址、發動志願者指導老年人充電、與充電公司溝通獲取前期優惠(如:充電送雨罩)、探索與保險公司合作等8項舉措,達到電動自行車充電點位使用率、共享率雙高。

控江路街道雙花居民區利用錯峰充電的方式,盤活了爲數不多充電樁的使用效率,志願者的熱心關注、及時移車讓錯峰充電的模式逐漸變得井然有序。

大橋街道月坊居民區利用價格槓桿引導,讓長期在架空層停放充電的居民自發轉移陣地。之後又對架空層增設更多居民喜愛的服務功能,轉變爲居民活動空間,從源頭上剷除了返潮的土壤。

殷行街道工農二村第一居民區分享了一樁遷移綠化帶釋放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空間的案例,展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中的重要意義。

長白新村街道內江大樓居住了多位特殊人士,上下樓不能離開電動輪椅,通過引入安全充電櫃,及鄰里互助的自治小組,既消除了安全隱患,更體現了人文關懷。

長海街道蘭新居民區通過標誌識別準確定位未納管車輛,之後利用獎勵、獎狀等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結合,形成一個示範性樣板樓,逐漸消滅了“脫管”車輛。

會上,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查蓓蓮和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金瑞華上臺向6位分享者頒發了紀念證書,感謝他們分享基層治理的經驗智慧。

聚焦人民生活的急難愁盼,編撰十項工作指南

“內江小區有很多電動自行車的充電樁沒有安裝在遮雨棚內,可以具體說說原因嗎?”

“我們小區電動自行車數量在1000輛左右,按20輛1個雨棚計算需要至少50個雨棚,空間、費用都是問題。最關鍵的是,因爲電動自行車停放習慣的原因,雨棚下的充電樁共享率低……”

這是出現在楊浦區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分享活動上的一組互動問答。

會上,《楊浦區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工作指南》發佈。該指南在系統總結區內各街道關於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從加強制度保障和組織協調、進行宣傳教育和階梯勸導、推進技防物防和充電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措施和引導機制、開展專項行動和安全演練等五個方面,歸納梳理了通用性的具體操作路徑,爲提升基層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效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巧思巧解。

楊浦區委社會工作部基層政權和治理指導科科長陳麗娜告訴記者:“我們希望搭建一個平臺,讓區內社區工作者紛紛來分享他們在基層治理中攻堅克難的好的經驗做法,讓全區的社區工作者都來學習借鑑,讓好的做法能夠在更多的居民區落地生根。”

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週年之際,楊浦區委社會工作部打造了“人民城市治理有 ‘young’”品牌,指導廣大社區工作者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開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未來,楊浦區委社會工作部將攜手各個街道聚焦人民生活的急難愁盼,編撰十項工作指南,推動楊浦人民城市建設。

文字/圖片:沈瑩

編輯:陳露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