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紀事:孤獨旅行者 帶着寂寞上路

作者:黃良鋼

老實的衝真仁

左貢到幫達的汽車上,有個藏族小夥用生硬的普通話問我,能不能和他們一起包車去波密。他說他們一家六口人到拉薩去朝聖,一起包車可節省費用。

我不喜歡和陌生人交談,看了他一眼,沒作聲。到了幫達,藏族小夥的一家往一條大道走去。我在街上,找了一會兒車。藏族小夥又過來找我,說他們在草壩子上燒好了飯,可以過去先吃飯了。

我還是找車,藏族小夥跟在後面,嘟嘟囔囔說他叫衝真仁,我突然回頭問他,沒有車怎麼辦?他嚇了一退,隨即說隨我吧。然後我們去問了一輛麪包車,要一千多元。我還價,衝真仁躲在我背後,也時不時小心地幫我說幾句。車價太貴,怎麼辦?衝真仁無助地說:“你決定吧。”

我們走到壩子上。和他們一家人喝了酥油茶,吃了乾肉之類的午飯。傍晚時來了班車。衝真仁把我當成他們家庭中一員一樣,問司機七個人一起買票能不能便宜一點。

到波密去的半路上有個地方叫然烏鎮風景十分漂亮。我想停留。衝真仁說:“我們跟你走。”他們一家人都像撿到便宜似地附和說:是啊是啊我們跟你走。我說我是去玩,而你們去拉薩,不要耽擱時間。衝真仁又說,“你決定吧。”臉上還是顯出茫然的表情。

車子到了八宿,晚上要住一夜。我說要找壩子搭帳篷睡,不睡旅館。衝真仁說:“那我們也睡在壩子上,不睡旅館”。

車子裡的人把我們當成了一家人。有個乘客問我你們兄弟怎麼穿着不同民族的衣服啊?

衝真仁手指我,說:“能不能成爲兄弟,由他說了算”。呵呵,我對乘客笑。

第二天,我對衝真仁說,你們一家要趕拉薩朝聖,就不要跟着我了。衝真仁說好的。

我背上包離要去然烏鎮,和他們一家人互相揮手說再見。過了會兒,衝真仁在後面追了上來,他大聲衝着我叫:喂,等一等!”我以爲有什麼急事,或有什麼東西遺忘在他們地方,站住,轉身。不料衝真仁站住,揮着手,大聲說:“再見!”

後來我就獨身去了然烏湖,衝真仁一家跳上了去波密的車。我們就這樣分手了。我不知道,在後面的路上,他們一家人是否還會另外找陌生人一起搭夥走路

揹着家趕路的人

從然烏到波密的路上,遇到一個旅伴,他說他遇到一個廣東人,是真正的旅行客,徒步滇藏線,揹着帳篷睡袋,拿着彈弓釣杆。這個人從來不進飯店和旅館,晚上露營在野外,餓了釣幾條魚燒着吃,沒有河流時就打幾隻鳥……

旅伴笑了笑說,這種沒有保障的旅行,我是不敢做的,我要掙足很多錢,然後坐車、住旅店……

人生能做到揹着整個家旅行的是一種境界,人生要有足夠的保險才能行路也是一種方式

我配備了許多獨身探險的設備。在滇藏高原的羣山或峽谷中,可能會遇到種種不測,我只是一個不斷尋找境界的孤旅者。

把整個家背在身上,就不用回家了。是啊,其實天地那麼大,孤身旅行者,哪兒是家?走到哪兒,哪兒就可以當成家。

別人眼裡關於“我”的風景

麗江青年旅館裡,突然進來一個女的。她邀我一起走玉龍雪山虎跳峽。我說要等瀘沽湖的朋友回來。

麗江古城玩厭了。我只好睡在旅館裡。虎跳峽回來的女的覺得我老是睡了吃吃了睡,好奇怪。我懶得解釋。

那女的便獨個兒去了梅里雪山

在香格里拉,我又遇到一個女伴,一起玩了哈瑪谷,因爲我想在高山牧場牧民家留宿,那個女的去了德欽

三天後,我走了一天的山路到了梅里雪山腳下的西當村旅館。放下揹包累倒在牀上,我才發現房間裡還有兩個男的倒在牀上。一個男的說:“好無聊喲,我們每個人輪着講一個故事好嗎?”另一個男的馬上響應。“好啊”

那男的說:“我在滇藏線上看到一個三步一拜去拉薩朝聖的藏族小夥,上千公理的路線啊,小夥用身體丈量着,我們敬佩地看他,他卻一眼都沒看我們。我們車子在前方停下拍了幾張照片,沒多大功夫,他就已經在我們前面了,他的速度好像有神助似的快。”

另一個男的也說起了在旅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事。他說遇到兩個女的,這兩個女的嘻嘻哈哈和他一起作了一程旅伴。一個女的說:“我在麗江認識一箇中年男子,好像家裡從來沒得睡覺,在麗江成天睡覺,他說麗江給他的印象除了飢餓之外就是做夢。”

另一個女的說:“我也遇到一個男的,揹着三十多斤重的包,包裡裝着帳篷睡袋筆記本電腦……爬到高山牧場,晚上要睡在牧民家裡……”

“是揹着一個三十多斤的包,筆記本什麼的不該帶的東西都帶了!”那個女的把這個男的描述一番,倆個女的說到同一個男子。

那個男的繼續說:“她們對我說,那個男的真是逗樂,居然把麗江當成一個睡覺的地方,揹着電腦專門找一些偏闢的村莊,有點怪。”

我心裡想,倆個女的說的就是我啊!我說,我也講個故事:“有三個男的去賣馬,兩個男的每天在集市上找買馬的人,另一個男的每天在旅館裡睡覺,最後一天,他跑到山坳中去找最需馬的村民,結果他賣到的馬錢最多”。我問那個男的,“你對這個賣馬人怎麼看?”我希望能從他身上得到一點安慰。

那個男的感嘆說:“哎,傻子真有傻福啊,老遠跑到集市上睡覺,還跑到窮山溝找買主,這不是傻瓜嗎?不過,這個世上往往傻子會得到意外的幸福,你說呢?”他問我。

我無言。我不知是別人對還是我對。人生如旅途一樣,只能有一種生活方式。當被大衆不接受時,總是哪兒出了問題嗎?

忍痛割愛棄摩托車

波密縣,遇到一個褲腿沾滿泥漿的旅行者,他拿着一頂摩托車帽子,臉看上去有點憔悴。

我問他從哪兒來?他說從北京騎着摩托車經新藏線到拉薩,原計劃過滇藏線到昆明返京,可是,他心愛的摩托車在通麥天險被他以三折價賣了。“你要知道,爲了這次旅行,我在三個月前特的買了摩托車,它陪我走了風風雨雨的一個月的新藏線。”看得出他心十分痛。

通麥天險我曾經走過。路上全是大小不等的石坎,懸崖邊是河流,一天卡車坐下來,肌肉被車壁撞得起了淤血,全身被震得骨胳脫了臼、腸胃翻了底……

北京人說他的摩托車在通麥連續摔了九次跤,每次間隔不到一百米。第六次他從地上爬起時,天色快暗了,他哀求:摩托車啊摩托車,如果你能在天黑之前走出這地方,我到城裡一定好好保養你!第七次他從地上爬起時,他哀求:摩托車啊摩托車,如果你能在我的乾糧吃完之前帶我走出這兒,我以後一定不再騎你走這麼多路。第八次他從地上爬起時,他哀求:摩托車啊摩托車,如果你能讓我活着走出這兒,我一定把你還給商店!第九次他從地上爬起來時,發現摩托車壞了,車頭撞歪了,騎不動了。他暈頭轉向地推着車走,正好看到一個兵站。他恨恨地說,摩托車啊摩托車,就算你現在把我帶出這兒,我也要把你丟在半路上了……

北京人說到這兒,眼圈也紅了。他說,這摩托車是我特地爲這次旅行買的!我真捨不得,路上我都捨不得打它一下,他低着頭聲音很輕地說,買了摩托車的人就在這個縣城的修理店修理,據說只花了八十元錢修好了。我不願再去看摩托車,現在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去昆明,做個伴。說着,他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摩托車帽子,說:“做個紀念。”

那個兵站我也知道,其實,往兵站前五十米的地方,就是通麥路段結束的方,那兒開始是柏油馬路了,有車輛了。有時,成功,就離你只有一尺之遙,看你能不能再忍一步。

不願回家的旅遊者

從墨脫出來到100K的地方,遇到一個從天津一家外企工作的旅行者,他說辭掉工作專門來旅行。他很厭煩浮躁喧囂的城市生活,他不想回家。

這個人瘦瘦的個子,臉白皙,長着鬍子。

我問他走出墨脫去哪裡?他說到拉薩,然後沿新藏路到新疆去,再到內蒙,沿着邊境到東北……

到東北冬天了。你什麼時候回家啊?

他突然低下頭,一絲憂鬱的目光劃過,他艱難地吐出幾個字:“我已和家分手了。”

我不明白小夥不想回天津的原因。但我知道總有他苦衷,每個人都有心痛的難言處,別人不好涉入,我識相地避開了他。

我也不是何嘗不想回到蕪雜而紛亂的生活中去嗎?

我走西南山水,也不是有點逃脫這種生活的意思在內嗎?

家?哪兒是家啊?天地那麼大,羣山綿綿。旅行者只帶着身子走路。要說家,身子就是家,要說家,走到哪兒哪兒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