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反彈 大稻埕通盤檢討案再議

家裡四代都居住在大稻埕的邱達平不滿表示,北市府「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通盤檢討案未納入在地意見,尤其容積移轉制度將損及居民權益。(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都委會昨天早上審議「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細部計劃通盤檢討案,不少地主到場表達意見,認爲關於容積移轉的限制規定,導致容積賣不出去,盼暫緩審議,都發局也認爲應先撤回,因此,都委會最後決議退回,經詳細研議、加強民衆參與後,再啓動通盤檢討。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細部計劃」於2000年1月發佈實施,北市府本次進行通盤檢討,除增訂允許設置「民宿」使用,並提出修訂該計劃區容積移轉機制,同時配合調整相關都市設計準則;其中,市府原規畫該區容積移轉規定應比照全市統一,導入容積代金機制,引發地主認爲權益受損,還曾在當地掛起布條抗議。

不僅如此,此案公展期間,都委會更接獲高達1231人次陳情,內容涵蓋對計劃區內歷史建築保存修復面臨地的困境、公設保留地容積移轉及代金制度對大稻埕地區容移的衝擊、建物保存維護成本的容積率計算及側巷空間土地使用管制等議題等,因此都發局也希望都委會暫緩審議此案,退回後重新研擬。

昨有不少地主親臨都委會發聲。一位郭姓地主表示,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欠缺周詳規畫,不少地主願配合保存歷史風貌街區,犧牲權益,但如今容積賣不出去,還得被罵貪婪。另位女地主哭訴,她家位於道路用地,如今道路無拓寬需要,又不能重建房屋,盼放寬相關限制。

府外委員多贊同暫緩審議,委員郭城孟表示,應找專業團隊進駐大稻埕,與民衆溝通。委員林靜娟則認爲,大稻埕地區人車系統不佳,公共運輸部分有待規畫。

都委會最後決議,同意此案退回市府重新研擬。主席、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後續除會加強民衆參與,邀請地方仕紳與社區協會、團體等共同提供建議外,也將委託專業團隊,透過社區規畫師並設置駐點工作室,加強聯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