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去婆家過年,我在廚房忙到晚上7點,出來看到一桌殘羹剩飯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輕輕一點“關注”按鈕,這不僅能讓您便捷地接收我們後續爲您精心準備的精彩文章,更能讓您在閱讀的海洋中暢遊時,隨時與我們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點擊、每一個評論,都是對我們創作熱情的極大鼓舞,也是我們不斷進步、持續創新的源泉

我叫李明,今年28歲,去年剛和妻子小芳結婚。小芳是我大學同學,我們相戀多年終於修成正果。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保守樸實,對傳統習俗很看重。

小芳的爸爸李老先生今年65歲了,退休在家。媽媽張婆婆雖然60出頭了,但精神矍鑠,做家務活還是非常勤快。除了他們,小芳還有一個哥哥和嫂子,以及兩個小外甥女。

小芳一再囑咐我要懂事,多幫着張婆婆幹活。婆婆的性子直,但爲人很好,只要我們盡力而爲,她一定會歡歡喜喜地接納我這個新郎官。

"到了到了,這就是我們家!"小芳興高采烈地說。

張婆婆已經在門口等着了,一見我們就熱情地招呼:"哎喲,你們可算來了!快快進來,外頭冷啊。"

我趕緊把大包小包往裡搬,婆婆見了連連誇讚我伺候周到。小芳的哥哥一家人也都出來打招呼,我被熙熙攘攘的人羣包圍着,還是有些拘謹。

剛到婆家,張婆婆就分配任務了:"明兒子,你跟着媽做點活吧。芳芳,你們先去歇歇,媽媽有啥需要就喊你們。"

我連忙答應,心裡還暗自慶幸能立刻和婆婆親近些。婆婆把我領進了廚房,讓我洗菜、切菜,忙前忙後的。雖然有些手忙腳亂,但我可是賣力氣幹呢。

"嗯,不錯不錯,你可比芳芳乖多了。"婆婆看着我的"作品"頻頻點頭。

我被誇得很受用,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婆婆對我刮目相看。於是我更加賣力,連汗水都不在乎了。

晚上八點多,年夜飯終於準備停當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其樂融融地吃起來。

"明兒,嚐嚐這個紅燒肉,是你婆婆親手做的哦。"公公笑呵呵地給我夾菜。

我連連稱讚:"婆婆手藝真好,比飯店的還香呢!"

婆婆被我逗樂了,不好意思地擺擺手:"哪裡哪裡,就是家常菜而已。"

吃過飯,我們就坐在客廳裡閒聊家常。公公講起了他年輕時在工廠上班的趣事,把我們全都給逗樂了。哥哥嫂子也很健談,兩個小外甥更是可愛極了。

一家人其樂融融,暖氣把屋子烘得暖洋洋的,我的心也跟着熱乎乎的。原來婆家的年夜飯氣氛是這樣的,我暗自慶幸終於體會到了。

吃過晚飯,婆婆就開始準備祭祖的事宜了。她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果品、蠟燭、香火等祭品,讓我和小芳也加入進來。

"快來快來,咱們給祖宗上柱香。"婆婆招呼我們上前。

小芳在一旁解釋道:"每年除夕夜,我們都會拜祖宗的,祈求來年一切順利。"

我被這傳統的節日習俗給深深吸引住了,虔誠地跟着婆婆的步驟,給祖宗上了香。看着熏熏的香菸繚繞,我的心也變得安詳祥和起來。

"這可是老北京人的傳統,年夜飯剩菜要送人,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夠吉祥如意。"小芳在旁邊解說。

我看着婆婆的操作,對這些飽經歲月的風俗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之心。

正當我們大家其樂融融地時,婆婆突然拍了一下手心:"哎呀,差點忘了還有一件大事!明兒,你快跟我來,咱們得把明天的年菜給準備好。"

我一愣,剛纔忙活了一整天,還以爲終於可以歇口氣了。沒想到婆婆居然還有這麼一出,我的心裡頓時充滿了疲憊和焦慮。

但婆婆已經快步走向了廚房,我只好硬着頭皮跟上去。果不其然,廚房裡堆滿了各種食材和廚具,看上去棘手極了。

我連連點頭,開始疲於奔命。先是把一大堆白菜洗刷乾淨,然後又得把一大盆子的土豆給削皮。等到這些準備工作總算完成時,我已是一身狼狽,渾身是汗。

婆婆見狀也有些於心不忍了,便讓我去歇歇。可沒過一會兒,她又叫我回來,讓我開始切菜、下鍋等等。我根本喘不過氣來,只能是硬着頭皮幹下去。

沒想到,等在外面的卻是一地的狼藉!只見餐桌上堆滿了剩菜殘羹,油膩膩的漬子到處都是。醬菜盤子裡只剩下些許殘渣,魚骨頭和蝦殼更是散落一地。

我呆呆地站在那裡,難以置信地看着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剛纔大家還其樂融融地在這裡吃年夜飯,怎麼轉眼之間就變成了這副狼狽不堪的模樣?我的心情由震驚逐漸轉爲失望,甚至有些憤怒和無助。

難道我剛纔在廚房裡辛苦勞作,就是爲了這麼個結果?我們一家人本該其樂融融地吃頓團圓飯,怎麼會變成如此不盡人意的場景?我滿心的疑惑和憤懣,卻又無處發泄。

就在我百感交集的時候,小芳發現了我,連忙上前安慰我。

"明明,你怎麼了?"小芳關切地看着我,語氣溫柔。

我指着狼藉一地,失望地說:"看看這是什麼場面?我們好不容易纔準備好的年夜飯,怎麼就變成這副模樣了?"

我愣了一下,原來是這個原因。剛纔那些氣餒和失望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疏導開的寬慰感。

就在這時,公公和哥哥也發現了我,連忙上前安撫。

"明兒啊,別這麼傷心。這是我們的傳統,只是有些陋習而已。"公公拍着我的肩膀說。

"對對,你可是新郎官,要學會體諒和包容婆婆她們的一些小毛病啊。"哥哥也在一旁附和。

我點點頭,心裡的疑慮漸漸消除了。是啊,婆婆她們畢竟一輩子都生活在這種傳統環境裡,很多東西已經根深蒂固了。作爲外人的我,難免會產生代溝和不解。

我們年輕人往往把這種做法視爲陋習和浪費,卻忽視了它內核的文化寓意。對老一輩來說,這或許就是他們對新年的祈願,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環視着這個屋子,眼前彷彿浮現出了一代代老北京人的身影。他們世世代代遵循着這些習俗,用自己的方式過着新年。我暗自點點頭,決心要用更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體會婆家的這些傳統文化。

"婆婆,我很好奇,您爲什麼要留着這些剩菜不收拾呢?"我誠懇地問道。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看來這確實是老一輩人對新年的一種美好祝願。只是表達方式和我們有些出入而已。

"你是外地人,對這些老規矩難免有些不理解。"婆婆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慮,便繼續解釋道:"其實這只是一種象徵,並不是要浪費食物。我們吃剩的東西,還是會打包好,然後分送給親朋好友。"

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昨晚婆婆要把剩菜一一打包,原來是要送人的。這下婆婆的做法就通了。

"我年輕的時候,能在年夜飯後留下這麼多剩菜,就是最大的榮耀和驕傲了。"婆婆說着說着,眼睛裡閃過一絲淡淡的懷念。

我看着婆婆略顯蒼老的面容,心頭涌上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原來,這些看似陳舊的習俗,卻是老一輩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許和嚮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生活裡渴求着吉祥如意。

細想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環境裡,對事物的看法自然有偏差。婆婆這一代人,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自然更看重"吉祥如意"的祈願。而我們這代年輕人,生活條件已經很優渥了,自然難以體會她們的那份樸素渴望。

正是由於生活環境和觀念的差異,纔會產生代溝和隔閡。我們固步自封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願意體諒和包容別人,那纔是導致矛盾和誤會的根源所在。

我下定決心,無論婆家的習俗看起來多麼陳舊或者與我們格格不入,我都會盡量去理解和包容。畢竟,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盡相同,我們應該互相尊重,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分歧。

於是,我主動和婆婆以及其他家人多交流、多溝通。儘管有些習俗我依舊有些不理解,但我都會耐心詢問,虛心聆聽他們的解釋。大家就這樣漸漸地達成了共識,彼此都有了更多的體諒和包容。

就這樣,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其樂融融的年夜飯糰圓場景終於呈現在眼前。

婆婆親手做的一桌子美味佳餚,擺放得整整齊齊。我們或坐或立,相視而笑,一派祥和的氣氛。公公哈哈大笑,婆婆則是含笑點頭。小芳和嫂子有說有笑,兩個小外甥更是活潑好動。

我環視着這溫馨的一幕,心中滿是喜悅。幾天前的那些誤會和矛盾,彷彿都煙消雲散了。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共同品嚐着年夜飯的美味,分享着彼此的喜悅。

"明兒,快嚐嚐這個滷牛肉,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哦。"婆婆笑呵呵地給我夾了一大塊。

我連連稱讚:"真香,比我吃過的任何一家餐廳都好吃!"

婆婆被我逗樂了,不好意思地擺擺手:"哪裡哪裡,就是家常小菜而已。"

我們就這樣有說有笑地吃着,氣氛融洽極了。偶爾還會插科打諢幾句,把大家都逗得鬨堂大笑。這正是年夜飯該有的模樣,我由衷地感到欣喜。

吃過飯,公公就拉着我們一家人合了個影。我們或坐或站,親親熱熱地依偎在一起,笑容燦爛。公公把相機一遞,婆婆笑着接過去,對着鏡頭比了個"耶"的手勢。

"明年咱們可得再合一次影啊!"婆婆高興地說。

我會意地點點頭,心想這確實會是一年一度的重要儀式了。通過這一年的磨合,我們已經真正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成爲了其中的一分子。

就在這熱熱鬧鬧的氣氛中,我的目光不經意間掃向了窗外那輪明亮的月色。

清澈的月光灑在庭院裡,爲這個寂靜的夜晚增添了一絲朦朧的韻味。我的視線越過層層疊疊的房頂,越過那座熟悉的衚衕,最終停留在了遠方的天際線上。

我不禁感慨萬千,腦海中浮現出了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陌生和拘謹,到後來的磕磕絆絆,再到現在的親密無間,我和婆家的關係可謂是經歷了一番滄桑。

我們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是存在着代溝和隔閡的。但只要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態去對待,就一定能夠擁抱彼此,達成和諧。婆婆她們那些看似陳舊的習俗,其實內核都蘊含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應該虛心學習,而不是固步自封。

想到這裡,我的心境也變得更加開闊了。我期待着未來的日子裡,能和婆家的人朝夕相處、無話不談。我會耐心學習他們的習俗,去理解那些飽經歲月的文化基因。

而婆婆她們,我相信也一定會給予我足夠的理解和包容。通過相互體諒,我們一定能夠化解分歧,找到共同語言。就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互幫互助、相親相愛。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香噴噴的年夜飯的氣味在鼻尖徘徊。這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啊!

"明兒,你在發什麼呆呢?快過來,咱們一家人合個影唄!"婆婆的聲音將我拉回現實。

我轉過身來,看到一家人已經陸續站在了一起,等着我加入進去。我笑了笑,大步走了過去,擠進了這個溫馨的大家庭裡。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是隻要我們手攜手、肩並肩,就一定能夠走得更加穩健有力。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許,相信我和婆家的關係也必將像這輪皎潔的明月一樣,永駐天際,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