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防猝死!林杰樑團隊列抗寒12須知:早上別急着起牀

近來寒流來襲,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導致疑似因心血管疾病猝死事件頻傳。(示意圖/資料照)

近來寒流來襲,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導致疑似因心血管疾病猝死事件頻傳,有急診醫師更表示,未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就醫人數,應該會直線上升,因此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對此,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團隊在已故醫師林杰樑臉書上發文,分享12項抗寒須知,像是早上醒來別急着起牀、末梢肢體保暖很重要、保暖衣物要貼身效果較佳等,幫助民衆安心度過寒流。

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團隊在已故醫師林杰樑臉書說明,首波寒流雖來得遲,但威力卻不容小覷,根據研究,溫度降低1度會增加200人心血管疾病發作,所以務必做好保暖防護。並列出以下12項抗寒須知:

1、患有慢性疾病、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務必按時服用藥物,並避免情緒起伏過大。

2、儘量採取少油、少鹽、少糖飲食,避免大吃大喝,以利血壓控制。

3、喝酒或吃全酒料理時容易脫水,要喝水補充足夠水分,並且注意保暖。由於酒精會使血管擴張,人體剛開始會感覺溫暖,但酒後體溫會加速散熱反而冷。因此喝酒、吃全酒料理時更需要保暖,尤其從室內到室外溫差變化劇烈,要先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4、早上醒來不要急着起牀,先在被窩裡活動手腳再起牀,並放慢動作穿上保暖衣物,起牀後再喝一杯溫水,有助於預防腦部與心臟血管意外發生。

5、早起運動務必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一大早就外出,以免溫度太低發生危險。

6、末梢肢體的保暖很重要,可使用帽子、口罩、手套、襪子、圍巾保暖。若鞋、襪子溼了要更換。

7、使用電毯、電暖爐、暖暖包務必注意使用安全守則,電暖爐周邊不要放置易燃雜物;暖暖包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或放在棉被中;在睡前使用電毯溫暖牀褥,睡覺時停止使用電毯。另外,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植物人或末梢感覺不良病患,都要特別注意不要灼傷。

8、注意熱水器排煙管暢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9、泡溫泉溫度不宜太高、泡太久,也不宜冷熱交替太快;酒後、飯後1小時內不要泡湯,注意溫泉房內通風。

10、保暖衣要貼身、不要寬鬆,保暖效果較佳;若運動流汗,則不建議穿保暖衣。

11、暖暖包用後可以當乾燥劑放於鞋內或鞋櫃,然後以一般垃圾處理即可。

12、若要被褥溫暖,可以在牀墊上加層毛毯。

國健署提醒,心肌梗塞與腦中風是危及生命的緊急狀況,應儘早就醫以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的嚴重度。若出現心臟病徵兆,包括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務必立即就醫接受治療。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民衆,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帶健保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若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