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猛增長 陸銀被打趴

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圖爲山西太原一家便利商店,民衆展示支付二維碼。(中新社資料照片)

隨着移動支付的普及,大陸民衆的生活方式明顯發生改變,無現金支付已然成爲當下的消費常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最新發布統計報告,在「支付寶們」的攻城掠地之下,大陸銀行的網上、電話、ATM等電子支付管道的支付金額已經出現明顯下滑,最高降幅甚至達到50%。相比之下,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爲代表的「非銀支付」(第三方支付)迅速增長,其支付規模比去年同期大增8.14兆(人民幣,下同)。

人行日前公佈《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報告顯示,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爲主的「非銀行支付」幾乎將傳統銀行支付打趴,前者的支付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4.87%,而後者的支付金額卻相對減少4.4%,在「支付寶們」已成爲民衆消費主流的情況下,銀行體系的支付規模因此大幅減少了25兆(人民幣,下同)。

ATM衝擊大 驟降50%

根據人行的報告,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爲代表的「非銀支付」增長迅速。人行資料顯示,2017年第2季,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路支付業務多達632.9億筆,金額31.49兆元,去年同期支付金額爲23.35兆元,按年大幅增加34.87%。

在此情況下,銀行體系的支付業務大受侵蝕,以今年第2季爲例,大陸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362.47億筆,金額則從去年同期的570.95兆元降至今年的545.58 兆元,減少了約4.4%。

若從支類支付來看,由於支付寶、微信支付大行其道,對於消售絡端的POS(point of sale)電子資金轉帳系統、ATM及電子支付管道衝擊最大,與去年同期相較,這類支付規模降幅高達50%,從60多兆下降到30兆;其次,則是電話支付業務,下降幅度亦達25.02%,至今年第2季的規模僅剩2.2兆元。

銀行卡不受影響

總體來看,若是綜合「非銀支付」及銀行支付系統,大陸的非現金在今年第2季度仍以949.82兆元的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02%。

不過,儘管支付寶等「非銀支付」大行其道,大陸的銀行髮卡量並沒有受到影響,依舊保持平穩增長,銀行卡信貸規模也在繼續擴大。截至今年第2季,銀行卡在用髮卡數量63.47億張,年增長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