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剛剛經歷了史上最熱 2 月,連續 9 個月破高溫紀錄

IT之家 3 月 7 日消息,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週三宣佈,地球剛剛經歷了歷史上最熱的 2 月,連續第九個月打破月度高溫紀錄。

圖源 Pixabay

自去年 6 月以來,由人爲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氣候模式共同影響,使得全球陸地和海洋的平均氣溫持續異常升高。這種現象讓科學家們擔心地球即將突破關鍵的氣候閾值,並且可能導致活躍的北大西洋颶風季。

據悉,2 月份的全球平均氣溫爲 13.5 攝氏度,比之前最熱的 2 月(2016 年)高出 0.12 攝氏度。過去 12 個月的平均氣溫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56 攝氏度。

IT之家注意到,就在一個月前,地球 12 個月的平均氣溫首次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5 攝氏度以上。科學家們擔心,如果地球溫度連續多年保持在接近或高於該閾值的水平,那麼一些臨界點 (tipping points) 將更有可能被觸及,這些臨界點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或關鍵海洋環流的崩潰。

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數據,剛剛過去的冬季(12 月至 2 月)也是地球歷史上最暖的冬季,比平均溫度高出 0.78 攝氏度。破紀錄的高溫一直持續到三月初,世界各地創下了無數氣溫紀錄。

非營利性研究機構氣候中心 (Climate Central) 週三發佈的一份報告發現,今年冬天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48 億人)至少經歷過一天的異常高溫天氣,而如果沒有人爲造成的氣候變化,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該報告還指出,由於人爲造成的氣候變化的影響,17 億人在冬季至少 31 天經歷高溫的可能性增加了五倍。

作爲地球變暖的另一個清晰信號,最近的一項分析顯示,今年冬天北半球約一英里上空的冷空氣含量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報告稱,全球海洋也處於創紀錄的溫暖狀態。2 月的平均全球海面溫度是所有月份中最高的,月末達到了 21.09 攝氏度的歷史最高值。

北大西洋的海面溫度已經連續創紀錄地維持了一整年。熱帶大西洋異常溫暖的海水 (已經和通常 7 月份一樣溫暖) 讓氣象學家們擔心即將到來的颶風季會非常活躍,因爲溫暖的海水會增加風暴的數量和強度。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報告稱,隨着海洋變暖,南極海冰在 2 月份達到了年度最小面積第三低的水平,比平均水平低 28%。歷史最低值於 2023 年 2 月達到,比平均水平低 33%。

過去一年全球出現的極端高溫現象恰逢強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是指中部和東部太平洋海面溫度上升,通常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

科學家們認爲,厄爾尼諾現象、人爲造成的全球變暖等都助長了最近的全球變暖。隨着厄爾尼諾現象在未來幾個月減弱並可能被拉尼娜現象(太平洋海域變冷,可對全球產生降溫影響)取代,連續打破紀錄的炎熱月份可能會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