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原最高法工作報告中舉例的正當防衛案全過程

8日上午,話題“刑法第二十條已被喚醒”登上熱搜。“真的是好消息,讓我們更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權益和幫助他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弘揚社會的公平正義”……網友們熱烈討論。

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正當防衛,曾被稱爲“沉睡的條款”。事實不好認定、證據不好證明,一方有理由、一方有損傷……怎麼依法、妥善辦好案件,曾深深困擾着辦案單位。

而近年來,隨着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的出臺,可供遵循的依據越來越充分,辦案人員對正當防衛的認定更有底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報告還以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馬某正當防衛案爲例。

爲此,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該案當事人馬某、辦案法官等人,還原該案案發及審理全過程。

時間回到2020年8月12日:當日夜間,付某酒後到馬某家砸門、叫囂殺人,馬某告知其找錯人並報警,付某不予理會並砸碎多片窗玻璃,馬某持刀出門制止,付某與其廝打,馬某手、背部受傷,付某被刀傷多處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2023年9月,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馬某屬正當防衛,宣告其無罪,不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023年11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維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馬某無罪及不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判決。

罪,還是非罪?曾是擺在辦案法官蔡婧面前的難題。

“經過調查,我們認定馬某沒有主動傷人的主觀動機,持刀離家是爲了避讓付某,以保護自己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不受侵害。與付某廝打過程中,馬某在高度緊張、恐懼和慌亂狀態下本能地反擊,其行爲符合一般大衆的普遍認知和常情常理,沒有超過防衛限度,其行使的是刑法第二十條賦予每一個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蔡婧說。

“此外,專家論證機制助力我認定此案適用刑法第二十條。”蔡婧介紹,針對此案,遼寧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織研討,綜合起因、時間、對象、限度、結果等條件的判斷,一致認爲此案屬於正當防衛。

“審判還了我公道,我在街坊鄰居面前擡得起頭來了!”接受採訪時,該案當事人馬某說。

法律的暖流,還從法庭流向馬某的家庭。據蔡婧介紹,得知馬某身體欠佳,日常生活、醫療費用花銷較大,法院主動聯繫民政部門及他所在社區,爲他從快從速辦理醫保、恢復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是春節檔電影《第二十條》中的臺詞。該片聚焦三起案件中檢察官面臨的情與法的困境,將枯燥的法律條文轉化爲觀衆易於理解的影像語言。是正當防衛還是故意傷害?影片中法律與道德交織碰撞,讓很多法律工作者深受觸動。

“馬某正當防衛案的審判,就彰顯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和價值導向。法官既要慎重使用刑罰權、慎重使用司法權力,還要拒絕‘死者爲大’‘誰受傷誰有理’‘結果客觀歸罪’的機械司法和慣性思維。”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負責人顏容表示,辦案法官不爲陳舊觀念束縛,堅守匡扶正義的原則,秉持的正是“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的理念。

審判結果送達後,馬某及其家屬到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送了一面錦旗。而案件審判的意義,遠不止於還馬某公道。“我們認爲,對馬某正當防衛案的準確認定,不僅消除了馬某及其家人的申訴信訪隱患,還減少了社會治理成本,社會教育意義重大,隱性和顯性意義都不可小覷。”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劉忠說。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

“馬某正當防衛案作爲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引用,讓刑法第二十條再次走入公衆視野,也是在向全社會宣告: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爲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除了自衛,刑法第二十條也爲勇敢善良的人披上堅固的‘鎧甲’。”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林說。

(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