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屆國家產學大師由北科大宋裕祺獲獎 其他4大領域從缺

教育部公佈第6屆國家產學大師獎獲獎名單,由臺北科技大學教授宋裕祺(左中身着藍格子襯衫者)獲得這項終生榮譽。(教育部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教育部今(26)日公佈第6屆國家產學大師獎獲獎名單,由臺北科技大學宋裕祺教授獲得這項終生榮譽。值得關注的是,該獎項今年僅選出工程領域代表,其他包含「電資」、「人文、設計、藝術」、「商管及民生」與「農業科學、生技及護理」等領域皆從缺,創下獲獎人數最少的紀錄。

國家產學大師獎被推薦人由國科會、經濟部、產業及全國技專校院,推薦分屬「工程」、「電資」、「人文、設計、藝術」、「商管及民生」、「農業科學、生技及護理」等5大領域的教師。審查程序透過產官學界組成評選小組,嚴格審視被推薦人近10年內產學合作計劃、專利及技術移轉的質量,與對專業技術人才培育的貢獻,期待獲獎人的研究或研發成果聚焦於特定領域,具原創性與前瞻性,能促進產學緊密連結合作,並反饋於實務教學與專業技術人才培育。

北科大教授宋裕祺長期投入建築防災工程、橋樑工程與離岸風電工程,開發「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詳細評估軟體」(SERCB) 與「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軟體」(PSERCB),免費提供相關人員評估建築物耐震能力,目前採用軟體進行初步評估的建築物逾2萬棟,有助於政府推動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危老建築重建與都市更新等相關政策;SERCB for Bridges軟體也已廣泛運用在國道高速公路補強工程、橋樑耐震評估與補強工程,大幅提升我國橋樑結構安全性。

在離岸風電工程方面,宋裕祺也開發支撐結構分析軟體,將單一載重所需的分析時間減少至10秒鐘,另開發設計分析軟體,協助多家國內顧問公司分析及設計支撐結構,同時執行多項政府離岸風電相關計劃。宋教授近10年期間負責約40件產學合作案,簽約金額近新臺幣1億5000元。

教育部表示,宋裕祺研究團隊近年已針對建築物耐震評估,於各縣市辦理逾百場講習,累計輔導業界人士逾1萬5000人次,積極培育建築物耐震評估、補強與性能評估專業人才。在近20年的任教期間,累計開設10餘門結構、耐震、風電工程相關課程及跨域課程,協助學生建構基礎及進階知能,並在111年榮獲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土木工程教育傑出貢獻獎,更彰顯他對我國營建人才的培育與傳承的深遠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