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嘉明湖高山症發作「呼吸困難」 加壓袋躺2小時保命

高山發作...少年登嘉明湖難呼吸,加壓袋躺2小時保命。(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16歲的和小弟今年7月與母親一起去攀登嘉明湖,晚上11點時,於海拔2300多公尺的避難山屋,出現頭痛、呼吸困難、喘不過氣、臉色發青症狀血氧濃度更降到61%。所幸臺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在不久前于山屋放置了「攜帶型加壓袋(PAC)」,何小弟躺了2小時後,血氧濃度回升到91%,在症狀解除後,摸黑下山求醫,終於保住性命

臺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副理事長王士豪醫師表示,急性高山症是在2500公尺的高山上,出現頭痛、頭暈、虛弱、嘔吐、睡眠困難等症狀,若症狀加劇,還可能會出現意識不清楚、走路不穩、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昏迷等腦水腫肺水腫症狀,若不緊急處置,患者會在6小時內快速死亡。

目前對高山症病人救援,主要是靠人力搬運或者直升機運送,前者耗力後者燒錢。王士豪說,每出動一趟直升機,就至少要燒掉2、30萬元,若不當使用,常爲國人詬病。7月更有民衆箭竹割傷眼睛,1人受傷「8人共乘」的濫用事件傳出。

▲直升機救援價格昂貴,出動一次動輒2、30萬。(圖/記者陳冠竹翻攝)

爲了讓罹患高山症的民衆得到更緊急的救援,臺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於2015年引進了在國外發明瞭1、20年的「攜帶型加壓袋(PAC)」,加壓帶本體加上搬運費只要8萬元,只要充飽氣就能使用,減低救難成本

王士豪說,PAC的使用方式很簡單,只患者躺進充滿氣的加壓袋,再密封起來,就能壓力增加2個PS1,等同於降低了2500公尺海拔高度,患者快則2小時、慢則4~6小時,就能解除高山症症狀。不過,由於患者出袋後,又要面對環境中的氣壓,王士豪建議,患者可把握恢復後的2~4小時下山就醫,保住性命。

▲加壓袋可讓氣壓下降到海拔2500公尺以下,許多高山症患者都靠它保住性命。(圖/記者嚴雲岑攝)

臺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在去年5月正式啓動加壓袋計劃以來,已經有多人因此受益,達成高山病死亡率目標。王士豪說,目前已有將近1000人學過PAC的使用方法,希望有志爬山的民衆都來報名學習。

另外,目前全臺40多個山屋中,還有30多個未放置PAC,協會想招募志工,趁秋天登山旺季來臨前,將未放置的山屋補滿。王士豪笑着說,PAC的本體加儲存桶總共16公斤,他自己8月也會揹一個上去,「感覺上山過程,比募款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