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美降息/歐美商辦再爆雷 6家國銀中箭

等不到美國降息,歐美商用不動產辦公室爆雷案再增加、損失再擴大,公股、民營銀行全淪陷。據瞭解,今年首季新增兩件美國商辦爆雷案,累計從去年第四季至今,短短半年至少已有十件商辦地雷案,六家銀行中箭,市場擔心高利率時間愈長、地雷恐爆不完。

據調查,這十件爆雷的歐美商辦授信案,燒到四家行庫、兩家民營銀行,平均每案的債權損失比率約百分之卅至百分之八十,總損失金額已攀升到近五十億元,其中有一家銀行從去年至今,光商辦地雷案的轉銷金額已逾一億美元(約臺幣卅二億元),是最大苦主。

一家銀行主管坦言,銀行的商辦損失擴大有三大主因,一、美國遲不降息、商辦業者債臺高築;二、疫後讓歐美企業遠距辦公常態化,商辦需求依舊疲弱不振,收入衰退又債務大增,雪球愈滾愈大;三、過往銀行團多會給借戶展期、再融資(借新還舊)、或債權重組甚至是以債作股,但今年以來這些方案都被銀行團否決,商辦地雷案只能走向處分擔保品,出售找新買家一途,這也意味着銀行團對歐美商辦市場已轉趨悲觀。

此外,因美國擔保品價值評估方式是以「租金收益法」,當擔保品價值貶低,銀行必須足額增提呆帳後,銀行開始擔心呆帳率「超過同業平均」,只能先做轉銷,也壓抑獲利空間。

但銀行主管說,美國鑑價公司評估價值都是「過度低估」,例如擔保品價值一百元但鑑估值可只有卅元,使銀行得先轉銷半數呆帳,但實際出售後,損失並不會這麼大,還會有呆帳衝回。

金管會數據顯示,國銀在美國市場去年前三季每季約賺廿四億至卅億元,在第四季驟減至剩○點九億元。金管會官員坦言,主因是遠距辦公導致商用不動產需求下降、相關放款風險升高,使各銀行增提呆帳費用所致。

法人也示警,美國啓動降息時點已延後到第三季、降息幅度又恐縮小,商辦地雷已埋下銀行股資產品質惡化隱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