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術家駐村蕭壠 讚歎臺灣蔬果塑膠籃妙用
德國藝術家山繆.席格(Samuel Seger)把各式蔬果塑膠籃變成富有在地特色的雕塑作品。(劉秀芬攝)
德國藝術家山繆.席格(Samuel Seger)把各式蔬果塑膠籃變成富有在地特色的雕塑作品。(劉秀芬攝)
臺南紅椅頭魅力遠傳日本,裝蔬菜水果的彩色塑膠籃也讓來自德國的藝術家山繆.席格(Samuel Seger)看了着迷。山繆7月來到臺南蕭壠國際藝術村當駐村藝術家,平日走訪佳里、麻豆菜市場,與攤商交流獲取各式蔬果塑膠籃,以水泥鑄模結合臺灣常見鐵皮浪板,將日常所見之物變成爲富有在地特色的雕塑作品。
蕭壠國際藝術村的國際藝術家進駐計劃已邁入第7年,今年第一批進駐藝術家6月底開始陸續推出個展及戶外藝術裝置,7月才進駐的山繆,熟悉於鋼鐵與各式媒材的運用,曾獲多項獎助金與獎項,近年來曾舉辦多次展覽。
來臺3個月期間,山繆深入觀察與融入在地生活,發現市場中隨處可見的蔬果塑膠籃,不只被用來裝蔬果,套上塑膠袋可當垃圾桶,疊在一起可當桌椅,多樣化的用途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在他住的城市維也納也有這種塑膠籃,但功能卻很制式,只用來裝蔬果。
德國藝術家山繆.席格(Samuel Seger)把各式蔬果塑膠籃變成富有在地特色的雕塑作品。(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此外,塑膠籃上的姓名、記號與配件,加上經年累月的使用痕跡,都讓山繆覺得每個籃子都非常的獨特及有故事性,加上臺南建築工地常見的水泥與鐵皮建材,讓他想到將鐵皮屋浪板用水泥翻模,與塑膠籃結合成雕塑藝術品。
德國藝術家山繆.席格(Samuel Seger)把各式蔬果塑膠籃變成富有在地特色的雕塑作品。(劉秀芬攝)
山繆的《果園裡的一面牆》(Wall in the Orchard)展覽,9月12日起至10月20日止將於蕭壠文化園區A4-2館展出。山繆希望透過這一件件色彩、紋路、大小不同的塑膠籃與水泥翻模的結合,引起觀衆進一步思考物件乃至社會背後的商業使用、流動、疆界與勞動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