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年塑膠用量逾18億 環團籲:通路蔬果自主裸賣

徐則鈺指出,塑膠包裝提高售價也增加消費者困擾。(綠色和平提供)

根據統計,臺灣民衆過去10年間到超市購買生鮮蔬果的頻率增加45%,綠色和平與成功大學團隊共同調查,發現每年來自超市十大類商品就製造至少18億件,可以塞滿約4443輛垃圾車,其中蔬果的非必要塑膠包裝比例最高,綠色和平呼籲,政府必須檢視一次性塑膠全生命週期所產生的衝擊,超市裸賣已成爲減塑的必然手段。

綠色和平與跨黨派立委等今(26)日舉辦超市減塑記者會,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指出,超市通路高達9成生鮮商品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政府必須從一次性塑膠的生產、設計、銷售到最終處理制定規範,若超市自主改爲裸賣,對於減少臺灣整體垃圾量與碳排放都有正面效果。

唐安舉例,法國於2021年頒佈蔬果裸賣法規,依照蔬果的特性及容易耗損的程度,列出可優先去除包裝販售的30種蔬果;香港百佳超市也計劃在50間門市設置蔬果裸賣專區。

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指出,過量包裝的販售手法雖提高通路銷量,卻可能會使商品成本增加約5-10%,減少一次性包裝一方面能替消費者省錢,也能減少大量垃圾。此外,大型超市或水果專賣店的水果禮盒繁複的包裝更間接作了環境殺手,這部分亟待政府相關單位納入管理、管制,以友善環境。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聯合國正研擬「全球塑膠公約」,國際已有許多零售通路的塑膠包裝管理案例,反觀臺灣通路的蔬菜、水果尚無裸賣指引,建議環保署可用政策補助,鼓勵業者開發新的包裝與配送模式,逐漸朝向包裝減量與最終裸賣目標,也可搭配綠色消費環保集點,讓消費者更支持裸賣。

民衆黨立委蔡壁如說,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1條,環保署可針對不利環境的一次性塑膠包裝,擬訂減量目標與長中短期的禁用以及減量對策,短期可以從超市、量販通路開始試行蔬果裸賣,逐步減少塑膠包裝體積或層數,就能同時達到減塑與減碳效益。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心恬表示,綜合經濟部與農委會等數據調查蔬菜、水果、瓶裝飲料超市年銷量超過7億件,若透過減量、循環、自備容器等模型推估,共可減少垃圾量約8270公噸,相當於近5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