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付費實習”成灰色產業的不良後果

原標題:當心“付費實習”成灰色產業的不良後果

孔德淇

實習崗位明碼標價?爲了找到工作,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付費實習”,從而拿到入職的敲門磚——據《經濟日報》4月15日報道,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實習生被要求冒充正式員工來招募更多的付費實習生,或者以正式員工的名義進行“付費內推”。做“付費實習”的中介機構也不斷涌現。一些中介私下勾連企業員工,形成了一條遊走在灰色地帶日益壯大的產業鏈。

實習本是畢業生積累經驗、用人單位篩選人才的雙贏機會,應該建立在公平、透明和合法的基礎上。但一些中介和企業員工利用實習崗位的稀缺性,搞起了“付費實習”,儼然把實習變成了一門赤裸裸的交易。這不僅加重了畢業生的經濟負擔,過程中甚至還涉及欺詐等違法活動。

緣何畢業生會成爲無良中介的目標?誠然,他們對於名企工作的渴求,加之辨別風險的能力不足,是這種“付費實習”屢屢出現的部分原因。需要警惕的是,一些不良機構正是利用年輕人的求職心切,將實習機會當成獲利籌碼。但“付費實習”不時出現,一個重要原因是實習信息不對稱。

比如,不少實習招聘是用人單位業務部門自行招聘,有較大的自主操作空間。求職者通常較難獲得此類信息,因此願意斥重金去買“神秘”的實習機會。這也讓一些中介嗅到了商機,做起了“付費實習”的生意。在中介機構“聽起來很美好”的營銷推廣中,碰到的不一定是出路,也可能是套路。在“付費即可”誘餌的背後,往往隱瞞着“貨不對板”“捲款跑路”等問題。這也提醒廣大年輕人在選擇實習機會時,認準正規可靠渠道,仔細查看合同條款,審視機構資質,避免上當受騙。

我們不能過於苛求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在花樣百出的套路面前,能具有強大的免疫、識別能力。“付費實習”亂象的存在,從側面反映出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提高畢業生防範實習圈套的能力,致使大學生被真假莫辨的中介機構蠱惑。就當前暴露的問題來看,“付費實習”更多是由第三方機構與企業內部員工私下進行,對其違規行爲的取證較難,這使得求職者被套路後申訴無門。

治理類似“付費實習”問題,有關部門、學校、企業有必要加強協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嚴肅規範和整頓勞動力中介市場,降低畢業生的求職成本和風險,提高畢業生求職素養和對不法亂象的判斷能力。

與此同時,企業也應該履行社會責任,誠信招募實習生,對於“內推”交易行爲多些覺察,一經發現嚴肅處理,避免一些人利用實習制度牟取私利,維護好畢業生利益和就業公平。

讓實習招募走向規範,實習的目的和效果纔能有所保證。有關方面應努力增加優質就業崗位的有效供給,幫助青年羣體找到合適的實習機會,增強面對未來職場的適應力。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