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港窮得只剩下錢
(圖/東網)
臺灣和大陸都以各自模式成功控制了新冠疫情,但原本治理績效屬於華人社會「優等生」的香港,卻接連被疫情攻陷,現已進入「第四波」,每日新增個案持續在近100例徘徊,病毒已悄然潛入各個社區。相鄰的澳門早已「清零」和大陸恢復往來,新加坡亦連續2個月維持每日新增個案在20例以內。比較之下,不禁引人好奇:香港究竟怎麼了?
近期香港防疫政策的最大爭議,莫過於港府宣佈向確診者發放5000港元補貼的政策。儘管官方澄清此舉是爲了避免民衆因治療耽誤工作、影響生計,但輿論普遍質疑該政策形同「鼓勵染病」,更有人計算出,如果市民不戴口罩罰鍰2000、違反「限聚令」再罰2000,染疫後還能拿回5000,等同於淨賺1000港元,一時成爲市井笑談。
上述爭議爆發後,港府立即修改法規,將違反防疫法令行爲的罰鍰從2000提升至5000港元。然而,這一舉措更加暴露出港府治理思維的匱乏。港府簡單地以爲,透過對平民經濟上的獎勵或處罰,就可以推動政策落實,但遇上大財團就立刻「軟」了下來,表面上在「救經濟」,卻放任一個又一個防疫破口長期存在,實質上對香港經濟危害更大。
此次防疫中,港府難以抵擋餐飲、會展等本地利益集團的遊說,餐廳、舞廳、卡拉OK變爲高危場所,甚至在疫情尚未控制時就允許舉辦大型演唱會,以至於出現聽衆接連染疫的可怕狀況。
在紓困政策上,港府陷入「花錢買人心」的惰性邏輯,實行「全民派錢1萬元」、兩次發放「保就業補助」,但基層民衆不僅無感,更因爲今年《施政報告》未推出新的大規模補助政策,對港府的怨言更甚。
香港的任何一項政治議題、公共政策,無一不扎進「錢」眼裡。譬如,本土政治反對力量,永遠都把「衆籌」置於最核心,選舉要錢、抗爭要錢、問政要錢、逃亡也要錢,撥開一層層政治口號,最後總能看到一己之私的享樂和物慾,衆多年輕人的天真熱血卻爲之白白犧牲。
隨着美金「大放水」及疫苗量產、拜登勝選,全球投資風險偏好的回升,再加上大陸企業(中概股)避開美國選擇在港上市,香港作爲國際資金「蓄水池」的功能反而更重要。
明年香港經濟情勢將更加分化:一邊是繼續坐享漁利的金融業及其周邊行業,另一邊卻是疫情和溫飽威脅下掙扎的基層市民。當香港「窮得只剩下錢」,這座天堂與地獄共存的「摺疊城市」,究竟會變成什麼樣?(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