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施一公砸200億打造西湖大學,揚言5年內超過清華,結果怎樣了

2008年,他放棄國外如日中天的事業,以及優渥的生活毅然決然地回國發展,身邊的同事直呼:“他瘋了,自毀前程。”

2018年,他再一次做出瘋狂舉動,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自立門戶,狂砸200億創建西湖大學,揚言:“5年之內超過清華。”

他究竟是誰?曾經的豪言壯志是否實現呢?

報效祖國

2008年,普林斯頓大學校長辦公室中,終身講席教授施一公對着面前的校長十分堅定地說道:“我要辭職,回國發展。”

施一公作爲該學校的終身教授,在美國以及世界上學術界已經是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這樣的人才現在想要辭去工作,回國發展,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無法估量的損失。

普林斯頓的校長苦口婆心的勸說着施一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着施一公三年工作期間做的種種豐功偉績,希望這樣可以打動他,不惜將之前的千萬美元的經費又翻了一倍,還承諾將他現在居住的200多平方米的獨棟別墅,換成5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地理位置比之前更好。

站在一旁的施一公聽着校長的糖衣炮彈,依舊是無動於衷,想要回國發展的信念依舊是十分堅定,就算有八匹大馬也拉回來。

美國普林斯頓的校長也深知不能改變他的選擇,隨後也在不再說什麼,臨行前不忘承諾一句,要是哪一天想要回來,時刻歡迎。

施一公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將近20年,現在他放棄在美國所有的成就,回到生他的祖國,背後需要多大的勇氣只有他自己的知道。

回國後,施一公將妻兒的住宿安排後,便馬不停蹄地來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報到。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清華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也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訓基地。

雖說施一公是校長的身份前來報到,但他同樣也是教授,肚子裡面一肚子學問需要傳授給該學院的莘莘學子,之前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期間,他在運用結構生物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手段,以及細胞蛋白層面,癌症病發上面很大的成效。

在經歷過留學的施一公,回國後不久便已經發現國內的醫學科學水平的落後,尤其是不少醫學上面博士生的缺少,還有臨牀經驗的缺少都存在很大的問題,更加最嚴重的是極少數的研究生還都是紙上談兵。

爲了改變這個現狀,施一公將學校只聽講的模式,打造成一個既能動手,又有專業,高效的研究平臺供這些科學院的學生用。

即使做到一對一的模式,讓這些做研究的學生都有用武之地,有足夠的條件翱翔在自己想想法中,從而研究出更加深一層的研究成果,而這種教學模式,也在冥冥之中指引着施一公將來辦學校的意圖。

2013年,在校期間,施一公的科研小組研究成果不斷突破,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發展,爲揭示生命現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不僅如此還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癡呆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這一年,施一公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士和美國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雙院外籍院士。

施一公在科研中不忘教育之心,深受學生愛戴,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幫科學院的學生指導教學,碰見請教的學生,也總是傾囊相授,有時候也會講課,慕名而來的學生超過數百人,走廊上面坐的也是人。

施一公每每看着教室裡面坐滿求知慾的學生,心中就難免想到自己曾經也是從這個時候過來的。

同樣的求知路

1967年,施一公出生河南鄭州一戶書香門第家,父親曾經就讀於哈爾並工業大學,母親則是在北京礦業學院唸書,爺爺曾經是抗戰老兵,還擔任過上海人大常委會的副主任,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氛圍薰陶,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他兩歲時,便跟隨父母來到駐馬店生活,儘管家中的光景不如從前,但並沒有影響他對知識渴望。

父親作爲他人生的啓蒙老師,給他了許多幫助,無論是知識上面還是生活上,常常教育他遇到問題一定要用樂觀的態度面對,除了這些,父親對他的教育也是毫不放鬆,還儘可能擠出時間給他學習。

別的小朋友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幫父母做家務,施一公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搬一個小凳子在院子寫作業,這是父親給他的獨寵,也是父親對他的期望。

1980年,施一公的父親被調到鄭州工業學院任教,他們一家人便一起跟隨父親去了鄭州,這一年,施一公憑藉着優異的成績進入河南實驗中學。

施一公在校期間,每一門科目都是第一,所有的科目都是如此,是大家公認的學霸。

由於過於優秀,施一公從河南實驗中學畢業後直接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天之驕子的他,在學業上就如開掛一般,大學畢業後便直接取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當時對於施一公這樣留學來說,美國給出的條件確實讓他難以抗拒,這纔有了在國外18年的經歷。

不過有一點,施一公十分清楚,不忘初心,回國效力,後來又加上父親因車禍去世,讓他放心不下家中的老母親,提前將回國提上日程。

回國後的施一公便開始在醫學學術上面大展宏圖,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都得到國內外的認可,但他本就是一個敢於拼搏,敢於奮鬥,不滿於現狀的人,爲了讓更多科學家只做科學研究的事情。

經過多少個日夜的輾轉反側他終於下定決定,打造一個更是專業的科研平臺,成立一個東方的加州理工,從此西湖大學就此誕生。

施一公還曾經豪言,在將來的5年時間內,從高校的建設水平,教育水平等各個領域趕超清華,要說起爲何要趕超清華,應該和施一公曾經擔任清華的校長有一定的關係。

此消息一經爆出,引起了全國人人民的熱議,要知道清華作爲國內首屈一指的高校,地位是毋庸置疑,現在一個新高校想要與之比擬,這應該是天方夜譚吧。

對於質疑施一公並沒有做出正面迴應,依舊緊張有序的進行辦校,和其他高校不一樣的是該校走的精英化路線,僅設有工學,理學和生命學三個學院,還招募125名科學家作爲講師,楊振寧也在其中。

和其他高校不一樣的是施一公辦的西湖大學並不面對全國高考學子招生,而是僅吸引具備科學素養的高材生,這些高材生畢業後,從事於科學領域的研究。

每年從西湖大學的畢業生上面來看確實幹不過清華大學,單從名氣上面,顯而易見,就算是5年過去了,也沒能如施一公所願超越清華。

但話又說過來,西湖大學也有過人之處,在口罩時期,他們對於該病毒發展突變研究上面有了一定貢獻,還獲得了億元的融資。

雖說施一公沒有如願趕超清華大學,但就西湖大學的現有的成就,假以時日,它一定會成爲科研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施一公是一個敢於創造,敢於挑戰的新型科學家,或許正是這種拼勁讓他在科學研究上走的更遠,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