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新增破萬!廣州疫情,要做好準備了

文\熊貓的熊

廣州的感染數據還在持續上漲,到11月17日新增本土255例,無症狀8989例,算上986例無症狀轉確診,廣州的單日新增感染正式突破了一萬例。

廣州是一線城市,是全國城市發展、治理的標杆之一,單日感染數據破萬後,它接下來的防疫政策走向,可能會成爲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01

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可以看下感染數據的增長趨勢。

廣州本輪疫情日增病例數,自11月5日開始增長,11月10日以後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到這兩天,無症狀單日都在8000多例以上。這樣的數據增長,符合當地“抗疫三年以來最複雜、最嚴峻的疫情”的判斷。

我們討論二十條,討論防疫政策的優化,都是建立在一個基本前提下——奧密克戎的傳染力相當強悍。廣州的今天,和當時的上海一樣,通過數據直觀呈現了其驚人的傳播力。

昨天有媒體報道稱,“調整防控措施後,石家莊新增感染者3天下降近八成”。石家莊的新增感染數據下降,取消全員核酸是一個重要因素。測的少,發現的自然少。

廣州雖然也沒有采取一刀切封城,沒有全員核酸,但根據公開信息,以區爲單位的大規模核酸依然在進行,公共場所也要查驗,所以核酸出來的數據,比較接近真實的感染情況。

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基本可以放棄把病毒徹底堵死的幻想了,尤其是適當放開管控措施之後,國內大大小小的城市,很多都要面臨一輪以“萬”爲單位的大面積感染。

02

當然,哪怕政策轉向的信號明確,面對放鬆後可能到來的大面積感染,地方在具體邁出那一步時,還是會有各種猶疑、觀望。二十條不是鐵板一塊,具體執行還是有不小的操作彈性。

那麼,接下來它們會對標石家莊,還是對標廣州?大概率是後者。這正是我前面提到,廣州疫情處置會成爲風向標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全國的防疫體系中,大城市,特別是北上廣深幾個一線城市,是最重要的關口。正是因爲太重要了,所以總體的防疫決策,會重點考慮它們情況。

在石家莊勇敢的突破之後,網上有很多人調侃,如果是好事,會先落到石家莊頭上?石家莊能夠邁出一步,確實誰都否認不了一個事實——它的實驗成本相對更低一些。

你能想象,廣州突然像石家莊那樣放開嗎?恐怕很難。廣州的人口基數大,常住人口超過1800萬人,而且人口相當密集。

重災區的康樂村等城中村,密密麻麻的人,大量的握手樓,一個城中村就是數萬甚至數十萬的人口。從之前的嚴格管控到突然變鬆,政策尺度的變化過大,會帶來很高的風險成本。

這種風險不僅僅是醫療資源擠兌,或者重症、死亡的上升,還包括政策變化引發的社會管理的各種混亂等等。

而且,廣州如果大膽放鬆,影響的不會只有廣州。它本身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是重要的出入境口岸城市之一,人員流動頻密。廣州大調整,是真正意義上的牽一髮動全身。

03

其次,這兩天關於石家莊的報道很多,大家應該都看到了,在調整防疫之後,當地很多人反而有一些無所適從了,覺得喪失了安全感,對不確定性感到擔憂。

防疫政策從緊到鬆,需要有個克服恐慌的心理建設過程,要重新調整對病毒的認知。所以這決定了,大多數城市還會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窗口,來做放鬆前的準備工作。

一言以蔽之,石家莊是吃螃蟹的,真正代表基本面的,代表下一步走向的,還是廣州之類的城市。

其實不難發現,石家莊的這場大型實驗,進行了四五天,哪怕輿論場有很多鼓勵,但真正跟進的大城市少之又少。

本輪疫情中感染多的幾個城市,廣州、重慶、鄭州等,光不再查驗覈酸,就沒一個城市敢學習。說白了,城市的規模越大,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越高,決策就會越慎重,越保守。

也就是說,接下來各地不會像石家莊那樣大膽,那樣激進,它們多半會選擇廣州的策略,比如取消了全員核酸,但是公共場所還是會查驗。總之,小步緩慢過渡。

對絕大多數城市來說,在發生大規模感染後,學習廣州,會比學習石家莊更安全。這種對標一線城市的做法,不僅在防疫層面有體現,在樓市調控等領域同樣如此。

另外,大家回憶一下,當時常態化的全員核酸,是從哪些地方開始的?不是石家莊,不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城市,正是深圳等大城市。

所以,廣州模式,而不是石家莊模式,可能是真正意義上防疫調整的一個重要參照:

一方面,廣州出現的大面積感染,如單日新增破萬,接下來很多地方都要來一遍;另一方面,廣州接下來怎麼走,大概率會給未來全國各地打個樣。

這並不是否定石家莊的突破價值,而是就形勢說形勢,畢竟在中國的城市體系中,從來都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使命,有的負責吃螃蟹,有的負責挑大樑……

不要指望突然徹底放開,也不要以爲,還會一直嚴管嚴控。防疫政策的調整,本身就是形勢使然,有序鬆動是遲早的,說白了病毒太強,我們耗不起了,必須集中精力辦事。

所以對此,最好提前做好準備,心理上要減少恐慌,如果實在害怕,那就在物資上有更充分的儲備。像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區域還是24小時核酸,但這兩天小區很多人都開始討論屯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