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悶出滿臉皮膚病 醫曝6招減輕症狀

戴口罩悶出滿臉皮膚病 醫曝6招減輕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

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臺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人民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儘快獲得控制。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但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

●戴口罩引發酒糟、痤瘡、溼疹等皮膚疾病

曾奕騰表示,首先來談配戴口罩相關的皮膚問題,臨牀上常遇到的有酒糟(或稱酒渣、玫瑰斑)、痤瘡(即俗稱痘痘)、毛囊炎、溼疹及接觸性皮膚炎等。「酒糟」是 一個常見且成因複雜的皮膚疾病,症狀包含泛紅、刺癢、丘疹及膿皰等,且有多種可能的惡化因素(急遽 溫溼度變化、悶熱、高溫、陽光曝曬、辛辣食物、作 息、壓力、焦慮等),長時間配戴口罩可能造成酒糟因悶熱潮溼而發作或惡化。

「痤瘡」病患於溫溼度較高時出油量增加,容易造成痤瘡惡化,長時間口罩配戴亦可能造成此情況加劇,位置常見於下巴及下頷。曾奕騰接着說,悶溼的皮膚環境本爲「毛囊炎」的常見原因,長時間配戴口罩同樣會因悶熱潮溼造成毛囊阻塞發炎,除常見的細菌性毛囊炎,亦可能形成較難治療的黴菌性毛囊炎,發生在臉部之外,亦可能延伸到脖子。

「溼疹」是皮膚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除了可能因口罩悶住生成或惡化,摩擦也是一個常見的因素,可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好發於口罩面容易摩擦的臉頰、下頷側緣以及束帶容易摩擦的耳後及側臉頰,患者可能出現刺癢、龜裂、組織滲液等症狀。曾奕騰表示,以上情形民衆會發生,醫護人員發生的機會更高(如需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長時間使用,可能更容易或更嚴重)。

●6招減輕皮膚不適 同時兼顧防疫效果

曾奕騰強調,「戴口罩」雖可能伴隨皮膚疾病,但是爲了防疫及「生命安全」,仍然是「必須」 的措施,因此只能透過一些技巧,以減少皮膚病發生的機率或減輕症狀。

第一,環境許可時(如單獨一人一室或是家中,需符合防疫法律規範)將口罩取下讓皮膚透氣休息。

第二,配戴口罩時避免化妝及使用非必要的保養品,減輕皮膚負擔。

第三,選用適當的口罩(一般民衆日常使用有醫療器材覈准認證的外科口罩即可,非必要不需配戴如N95等高密合高阻隔的口罩)。

第四,儘量待在通風涼爽的環境(可搭配冷氣空調使用)。

第五,口罩供應量足夠時,一天至少更換一次口罩。

第六,如果耳後因口罩束帶摩擦造成發炎不適,可搭配市售將雙耳掛帶固定於枕部的扣帶或固定器,或改用綁帶式口罩。

但如果這些方法都無法改善皮膚症狀,則需尋求皮膚專科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