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休學回家種菜! 他以「懶」佛性務農...年收竟破百萬
▲張朧文是地瓜葉菜農,爲了打入餐廳客戶,試種20多種地瓜葉才找到最佳品種。
圖文/鏡週刊
27歲的張朧文從小在田裡打滾,21歲時,大一念了一學期就決定回家種田,老師、同學勸他加減念一張文憑,他說:「既然決定要種菜,大學文憑是能讓菜長得比較快、比較美嗎?」
「我學校功課其實也不差,上課聽一聽,回家沒念書都能考前幾名。」幼稚園開始,張朧文就常把生活裡撿來的種子拿到菜圃裡播種,看會長出什麼植物:「我從小就跟我媽說,我以要拿鋤頭,不要拿筆。」國中同學流行上網咖、逛街,他跟着去玩一次就覺得頭暈,之後索性把同學騙來家裡的田地玩,順便幫忙割菜除草。
喜歡動手作的張朧文唸了鑄造科,建教合作待了2年工廠,參加職業訓練第一名結業,之後還考上大學:「鑄造也滿有趣的,可是工廠太熱,休假少。」工廠1個月只休3天,加班時數長,收入不比種田。光靠地瓜葉,張朧文年收入破百萬:「這幾年菜價好,所以收入比較好。」不過,他也提醒,自己是因爲家裡本來就種菜,有基底,跟他同期回鄉務農的青年,很多人負債又回去上班了,若沒有務農經驗、家中又沒有農地,光一頭熱血還是很容易失敗。
張家3代務農,祖父種稻,父親是警察,下班也會幫忙農事,但主要還是由母親負責田裡的雜事:「我們家5個小孩,從小就是靠這6分地養大的。」父母跟他約定,在外面工作幾年再決定要不要種田,見他2年鑄造工廠工作不如理想,所以對他休學一事沒有太大意見,反倒是回鄉之後,爲了種菜怎麼種、要不要施肥每天吵架,張朧文堅持:「以後,我希望我太太在外面工作,不要下田,這樣纔不會吵架。」
他每天午餐都在田間的工寮解決,工寮附設廚房,但今天他難得買了自助餐便當,便當裡的花椰菜和敏豆都來自他的農地。怎麼沒有地瓜葉?「我家的地瓜葉一上餐檯就被夾光了。」
平日午餐都是媽媽準備的,「她下田去摘幾樣青菜,在工寮炒一炒,但她這幾天出國玩了,我才吃外面。」張朧文21歲回家種菜之前,母親從沒休過一天假,因爲多了兒子的幫忙,年邁的父母有了喘息出遊的時間了。
▲張朧文的媽媽最近出國,只好去買自助餐的便當。這家餐廳用的蔬菜全來自他的田地,今天便當沒有地瓜葉,因爲太晚買,已被客人夾光。
田裡種的主要是地瓜葉:「大家嫌地瓜葉便宜,不種,可是這個菜一種下去,可以長2年,不像高麗菜,一次收成就要重新再播種。」他說自己懶惰,而懶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他種菜的最高法則就是:「種下去可以一直長。」所以,他也零星種了皇宮菜、茄子、玉米筍等,這些菜全是種下去,可多次收成。
就連務農最怕的天災,他也以懶爲原則:「超級寒流那次,3甲的地瓜葉全死光,我2個月沒收入,怎麼辦?休息出去玩啊。」他曾試過颱風天,冒雨搶收,結果收回來菜賣相差,擺沒多久就爛,後來他索性雨來了就放着:「地瓜葉長很快,這波死了,水退了,沒多久又可以收了。」
這個種菜以「懶」爲最高原則簡直是「佛性務農青年」了:少施肥、不噴藥、颱風來了就放着爛,緣份來了,菜就長出來了?其實,張朧文這些選擇是都有研究過的。
和父母那一輩不同,他接手後改以「薄肥」「不施作農藥」的種植方式。他認爲,肥料下太重,不僅成本高,土地酸化,還要更頻繁翻土整地。「以前,一個月5、6萬的肥料錢,現在只要1萬多。」
選擇好種的作物是因爲農村人力吃緊,彰化周邊有工業區,人力流往都市和工廠,務農的中生代極少,採訪過程,三不五時找張朧文聊天的清一色全是老人。張朧文東一聲阿公,左一聲阿嬤。每天一大早就這裡就擠滿老人,一邊泡茶順便幫忙農事:「他們都是『義工』啦。」張朧文的田地還是另類的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雖說地瓜葉是易生長的菜類,但張朧文也不是靠「佛性務農法」任它生長。雖不施化學農藥,但還是得研究各種防治方式抗蟲,就連種植的品種也要細選過:「我試過20多種品種的地瓜葉,找到一種葉子小、梗短,汆燙快熟,吃起來嫰,最適合餐廳和麪攤。」他的菜不走果菜市場拍賣,是靠他一家一家餐廳去談下來:「要送到果菜市場拍賣,你種得再好,碰到市場量大時,一樣低價,變數太多,我直接賣彰化附近的餐廳,每天就賣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