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熱辣滾燙” Z世代AI創業ing

《科創板日報》8月18日訊(記者 張洋洋)生成式AI浪潮之下,一羣充滿創業的年輕人正在行動。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ZLead全球青年科創峰會上,不同於行業內多數峰會論壇,圍繞AI進行創業的Z世代年輕學生,成爲了當之無愧的主角。

根據《科創板日報》記者觀察,在AI+生物醫療、AI+數字經濟、AI+可持續發展、AI+教育、AI+自動駕駛等多個前沿領域論壇,有50多個項目報名比賽,這裡路演企業,多數都是剛剛畢業或者是還在校園的大學生所創辦。

比如牛津融合智能營銷公司,這是一家利用AI技術做營銷的企業,比如利用大模型製作宣傳片等,公司稱保守估計可提升10倍以上的營銷效率。公司創始人張俊傑來自牛津大學,剛剛畢業回國不久。

張俊傑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自己在畢業之前就已經多次創業,考慮到國內更爲便利的落地執行環境,因此將公司先落地在國內。公司於去年底剛成立,現在已經有20餘人的規模,客戶包括文旅、醫美、教育等行業,現在已經能夠做到成本覆蓋。

張俊傑說,公司的AI能力,需要自己採購國外的高算力服務器,因此未來他還要把業務拓展到國外,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向世界輸出中國AI能力。

再比如,明日新衣(NextWear),這是一款結合AI和空間計算技術的智能穿衣鏡,能提供個性化穿搭推薦、虛擬試穿和衣櫥管理服務,創業者同樣來自海外大學剛剛畢業的一羣學生。

在這些AI創業項目路演時,作爲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人馮博點評認爲,目前年輕人多數還是適合新產業,比如遊戲、互聯網、藝術創作等,這類應用貼近年輕用戶,成本相較更低,AI應用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馮博向這些年輕創業者建議稱,未來的AI創業公司,要麼是獨立IPO,要是被大企業收購,儘管現階段大模型行業有部分創業公司開始被大企業所收購,但生成式AI目前整體還沒到被併購的階段。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AI領域,人才缺乏還是行業一個通病,業界也在致力於年輕AI人才的培養和吸納。

近期,包括騰訊字節等大廠相繼公佈了各自的大模型資金計劃,與學術界開展合作。

騰訊聯合中國電子學會共同啓動了“博士生科研激勵計劃”,作爲國內首個聚焦在大模型領域的博士生科研激勵項目,該計劃面向計算機、人工智能、軟件工程、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相關專業人才。激勵計劃將遴選出不超過15人,提供每人10萬元、爲期一年的科研資助經費。入選者可按自身規劃,將資金用於大模型相關前沿探索、海內外交流訪學及相關合作夥伴科研支出等。

字節跳動的豆包大模型基金也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的23位學者達成合作。

在這次的ZLead全球青年科創峰會上,《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全球50餘個學聯、博士生團體和創業協會,如哈佛大學政經協會、牛津大學中國學聯、斯坦福大學中國教育實踐與創新者協會等進行了學聯共創,未來將爲青年學者提供學術成果的轉化支持,給予創業者項目指導及經驗分享,促進海內外交流機遇,積極探索國外人才與項目在上海拓展以及國內項目的國際出海等。

本次大會所在地的上海浦東新區正在大力培育並招募相關科創人才。

上海市研發平臺中心(科技人才發展中)相關負責人表示,爲加快集聚培養戰略科技人才,打造集聚全球高層次人才的浦東品牌,浦東新區已經制定了《浦東新區“明珠計劃”實施意見》,計劃面向全球着力引進一批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發現並培育一批具有引領作用或高成長潛力的創新創業人才。

到2025年,遴選並支持10名以上“明珠高峰人才”、300名以上“明珠領軍人才”、600名以上“明珠菁英人才”、1000名以上“明珠工程師”。上海市研發平臺中心(科技人才發展中)上述負責人介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