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已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
圖爲大陸海軍第43批護航編隊官兵向碼頭的歡迎人羣揮手致意。(新華社)
《一觸即發:一位非常時期美國國防部長的回憶錄》(TVBS)
在二○二○年以前,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事實上,他們的軍艦數量在二○一五年就已經登上世界第一。反觀美國,我們在雷根時代擁有將近六百艘軍艦,但到了二○二○年僅剩不到三百艘。然而,軍艦的數量不等於海軍的實力。
美國部署的軍艦大多有更大噸位,也就是船艦體積更巨大並載有更多武器裝備,而且我們艦載垂直髮射系統的數量是中國海軍的九倍。這些系統主要用來儲存和發射爲數衆多且種類多元的飛彈,從防空導彈到反水面導彈都有。說到遠程作戰使用的防禦和攻擊武器,艦載垂直髮射系統通常是戰艦主要的作戰系統。
此外,兩國海軍的組成也不同。雖然中國海軍擁有的水面艦艇和潛艦加起來約三百六十艘,但美國擁有的航空母艦、核動力潛艦、巡洋艦和驅逐艦比中國多很多。中國擁有更多的是戰力較弱的柴油潛艦和巡防艦。其他層面也很重要,例如船艦水手的技術、海軍執行聯合作戰的能力以及長期部署的經驗,都會影響一國海軍的戰力。因此,如果打仗時要我從美中兩國海軍選擇戰力較強的一方一起行動,我一定每次都會選擇美國海軍。
儘管如此,中國海軍顯然正在崛起。就發展海軍作戰能力而言,他們一直在狂奔,我們卻在慢跑。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加快腳步,總有一天他們的作戰能力會超越我們。中國的國防預算每年都大幅增加,尤其在過去二十年間,每年都有顯著成長,再加上他們有優秀的造船能力,政府官員又一致贊成擴大海軍規模及提升海軍戰力,他們已經擁有美國華府不願匹敵也無法匹敵的優勢。
美國整體國防預算雖比中國高很多,但我們也比中國承擔更多責任:我們要在全球各地進行軍事部署,要完成對盟友的承諾,還有其他很多任務都會增加開支,而且這些開支可能還不是直接用於解決美中衝突。此外,如果把中國沒納入國防預算的軍事成本(例如軍事研發)也加到他們的國防預算裡,再以公認的購買力平價指數換算兩國軍事人員和勞動力的價格以及常規的國防開支,就會發現中國的國防預算看起來更接近我們的國防預算了。事實上,有些報告估計「中國的軍事預算已經達到美國的87%」。
此外,中國還有其他優勢。例如,一份二○一八年的聯合國報告指出,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佔比40%(按總噸數計算),位列第一;佔比25%的南韓遠遠落在第二。另一份報告則指出,「在二○一四年至二○一八年間,中國啓航的潛艦、軍艦、兩棲艦艇和輔助艦艇的數量,已經超過德國、印度、西班牙和英國海軍個別的現役艦艇數量」。至於美國,我們就算有錢,目前也沒有足夠的造船能力來確實增加我們每年建造的軍艦數量。
就近期而言,中國正在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使其有能力捍衛中國大陸本土和周遭海域,當然也要捍衛他們在南海等地過度的領土主張。南海是西太平洋上相當擁擠的水道,全球三分之一的航運都會經過該處,每年承載着五兆美元的貿易額。此外,南海海牀上還蘊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氣,並擁有極爲廣大的漁場,深刻影響着該地區數百萬人的生計。
當然,中國也正在建立一支有能力武統臺灣、孤立臺灣或者迫使臺灣投降的現代軍隊。這些計劃的關鍵要素是長程精準飛彈加上衛星,以及其他可以監控敵方的軍備,中國能夠以此監控並威嚇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和其他主要軍艦,讓我們最強大的船隻面臨重大威脅,進而使我們無法接近他們意圖控制的水域。我們預估中國將會打造一支可以擴展至遠洋的「藍水海軍」,有能力將戰區從西太平洋移至東太平洋,接着擴及全球──從波斯灣到北極、印度洋、或甚至到大西洋──來展示他們的力量,並獲取更多利益。
我在二○二○年秋季,也就是二○一九年高級領導人會議的一年後,提出了「二○四五戰力計劃」來闡述我們未來的海軍戰力結構,旨在確保美國海軍未來幾十年仍能處於主導地位。正如之前所說,我們的海軍已經擁有與解放軍作戰並取勝的關鍵優勢。如果我們有人駕駛及無人駕駛的船艦數量能增加到五百艘以上,並擁有更多小型水面作戰艦及充足的潛艦部隊,那我們將擁有戰力更加平衡的艦隊,絕對足以應付中國海軍未來的威脅。(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