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巴西貿易結算不再用美元 陸專家指人民幣海外影響增強

大陸巴西貿易結算不再用美元,陸專家指人民幣海外影響增強。(觀察者網)

巴西政府29日表示,已與中國達成協定,不再使用美元作爲中間貨幣,而是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此舉有利於中巴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促進雙邊的貿易投資便利化。大陸學者指出,本幣結算有利於減少金融波動的影響,爲雙方提供穩定的貿易環境和市場預期,同時也說明人民幣的海外影響力在增強。

巴西總統魯拉原定於北京時間3月26日至31日國是訪問中國,由於身體原因,這一安排被推遲。路透報導,巴西總統新聞秘書稱魯拉將改定4月11日訪中。

《北京日報》用戶端報導,大陸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指出,中國和巴西貿易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已經形成了歷史交易模式。這種交易模式對雙方是一個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時間,美元一直在持續升值,造成巴西的出口收入受到相對負面的影響。再加上很多的貿易不是當期結算,基於對未來的預期,可能會造成未來收益的進一步的下降。

「因此減少對第三方貨幣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外部的金融風險,尤其是匯率風險。這對巴西獲得更有效的貿易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周密說。

周密分析,這項協定也將有利於加強雙邊貿易關係的穩定性。「如果巴西的出口商認爲未來對華出口環境更加穩定,受到的金融波動會減小,基於這種判斷,他們會把更多的投入放在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產量方面,進而可以從更長期的角度,優化其生產佈局,包括肥料基礎設施的投入,使得平均成本下降。」

周密指出,近一段時間,美聯準會一直在強力干預市場的預期,加息使得美元升值的趨勢持續上升。同時美國又比較強硬地推動一些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這就使得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單邊升值的態勢,這其實也是對市場行爲的一種干預。

「在這種干預下,大家仍然要開展國際貿易,但是利潤不是特別高,就會導致選擇更加符合市場供需關係的一些貨幣來結算,以減少不確定性。」周密認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元的優勢地位在下降。

此外,周密強調,本幣交易漸成趨勢,更多國家考慮在國際貿易中不單純依賴美元,而是根據自身需求和發展增加選擇其他貨幣的機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人民幣的海外影響力在增強,接受度也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