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建築師八旬,洱海村落裡造300㎡陽光現代大宅

環着洱海抵達東北岸的大理雙廊古鎮,見着本主廟折出主馬路,DECO很快抵達了大建旁村。在一片林立的客棧招牌、 嗡隆施工着的民居間,立有一座兼具古樸和現代感的三層小樓:雙坡灰瓦頂、紅棕色木包裹牆面、大小錯落的窗戶……既有宮崎駿漫畫中小房子的靈動可愛,又頗具日本 “一戶建”房屋的獨特風情——這是白族姑娘小洋的新家。

梳一把黝黑粗麻花辮的小洋做事說話麻利又爽快,一頂度假風的草帽是她不離身的工作帽。在外,小洋是帶領幾十人的團隊,料理着木夕大里度假酒店、餐廳與咖啡店的“大主管”;在家,她是傳統白族人家的大女兒、一個18歲少女的媽媽。而這個家的設計者、小洋口中的“八爺”說的則是八旬,木夕大里的創始人、大理雙廊爲大家所熟知的建築師。他用14個月的時間,在這塊不足200㎡的宅基地上建造起一棟別具一格的鄉村新民居。

不過在“八爺”眼裡,爲這個家做出更多設計努力的還是小洋,她以與大理雙廊共同成長的白族女兒角色,在新空間實現了自我審美的個性。而從旁鼓勵協助的八旬,又一次親證自己在雙廊土地上帶動的建築實踐,真切地讓白族鄉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舉辦喬遷宴的那天,六百多位鄉民來小洋的家吃流水席、參觀,很快大建旁村中又多起了許多熱火的施工工地……

小洋(右),木夕大里負責人,作爲土生土長白族人的小洋,懷着對雙廊這一方水土簡單純粹的熱愛,深耕在這片土地上。任職於八旬老師的木夕大里,十年如一日般紮在管理中,與其一同成長,也讓她對空間與美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結合自己對白族人新生活的嚮往,她把自己想象中的家呈現在現實中。

八旬(左),生於雙廊、長於雙廊的建築師,在雙廊的建造實踐中自學建築設計,他擅長運用本土的材料、現代的手法對白族傳統建築進行新的詮釋。代表作有鳳羽稻田劇場、鳳羽星空餐廳、木夕大里度假酒店、夥山美術館(在建)、雙廊藝術館(在建)等。

大建旁村中的新家是小洋的城堡,一座不用石頭砌築、卻同樣給予庇佑與溫馨的城堡。

依靠北高南低的天然地勢,這個家有了令人羨慕的眺望洱海、觀望天空的視野。

村子中的宅基地,戶與戶之間湊得極近,小洋的這塊地恰巧被鄰里鄉親家擠在正當中:從面積看並不寬裕,滿打滿算剛好185個平方;就地勢言也頗有挑戰,北高南低面朝洱海,地坪差近3米。

建築師八旬則是個有些傳奇色彩的人,他紮根雙廊這一方水土,從民宿建造設計開始,自己研究建築設計,用本土的材料、現代建築設計的思維詮釋出全新的白族建築,夥山美術館、雙廊藝術館尚未完全落成,已成爲雙廊旅遊中年輕人蜂擁前去觀摩的景點。兩年前,因爲綜藝錄製的機緣,他開始嘗試私宅的設計,希望從與公共項目建造不同的視角進入雙廊的建設。

素混凝土外牆控制在一層高的高度,並不遮蔽看天、看山、看洱海的視線。

面對小洋的家,八旬做了許多因地制宜的設計:房子的前門挨着別人家的牆面,於是大門做了一個向內轉45度再開門的設計,留出一截兒退讓喘息的平臺,邊門挨着祖輩的棺槨墓葬,門開得低矮且謙卑。繞房子四周,築起一人多高的清水混凝土圍牆,與村中的熱鬧紛雜保持似近又遠、剛剛好的距離。把視角換去空中俯瞰,這個家彷彿正從混凝土的磐石裡向上鑽、向陽長。

一層的大門上臺階的路徑被小洋打造成一個“垂直森林”。

一層的會客廳窄長走向,一端有紅豔的白族刺繡作景,另一端有壁爐可燒柴圍坐。

從正門入,一口氣連爬十八級臺階方能入室。基地面積有限,“院子”以牆下回廊的形式繞着房間展開,餐廚和會客廳佈置在房子的中央,長條的平面有着足夠深的進深。如此一來,縱使整座屋院貼近鄰居家,圍牆下一米來寬的廊道給予隱私足夠保證的同時也保證了房間開窗的自由。大理的太陽高度角足夠大,陽光肆意地從圍牆外一路傾瀉進室內。

二層的廊道由寬收窄,盡頭處明窗配綠植,又是一處悅目的小景。

每層樓面積不大,格局上都有別樣安排,不同於一層的迴廊式格局,二層採用單廊式,串起的三間客房一律面向洱海,到了三層小洋自己的生活區域,平層空間對半開,一半做客廳一半做主臥。

隨着平面的佈局,建築的外立面也在發生變化:越向上走,外立面材料從附着灰白稻草漆的堅硬混凝土材質,轉換爲泛着紅褐色光澤的柔軟黃玉檀木。在周遭一片象徵着蒸蒸日上生產力的鋼筋混凝土民居中,淺灰色的屋瓦與陽光下散發着溫潤氣質的木頭,配以坡屋頂緩緩翹起的檐角,小洋的家有一份融入湛藍天空的輕盈與鬆弛。

上升金牛座的小洋是個實幹家,在家的營造上也不例外。設計師八旬構築起這座堅實的堡壘,小洋用自己的審美與喜好填充其中的溫暖細節。協作與混搭中,造就一個無法用市面上流行風格概述、但處處透着屋主人剛柔並濟個性的家。

三層坡屋頂下的客廳空間,充沛陽光完美實現小洋童年對“家”的想象。

白色與棕色是家的主色調,硬裝到軟裝不同材質圍繞着如此色彩的主題展開。

室內外牆面都批稻草漆,弱化了混凝土牆體的粗糲,連貫的材料選用更模糊了室內外的區隔,稻草漆具有細膩的手工肌理,成爲雙廊的陽光每日在上面作畫的油畫布,時而勾勒婆娑樹影、時而被晚霞印出紅暈。室內的牆體都做了倒圓角的處理,忍不住就會上手摸,摸得見沙石顆粒中稻草的韌勁,也摸得見時光在自然中留下的斑斑印跡。

餐廚融爲一個完整的空間,大面積的開窗讓無論是烹飪還是用餐,都有宜人的景色相伴。

稻草漆,顧名思義漆中有稻草的材質,讓牆面擁有近似自然物質的豐富肌理。

房子開得窗多且有變化,一層人來人往最頻繁的會客廳與餐廚中,多用粗黑框架的不鏽鋼窗,面積雖不豪華卻顯敞亮、通透,更有挺括大氣的味道。轉去二層較爲私密的臥房區域,單向走廊的開窗一律用小而方正的玻璃磚,濾過的光線溫柔入微之餘,大面積的開窗也不至呆板。三層恢復大面積不鏽鋼窗的使用,但圍上一圈白布簾,簡單且輕巧。

小小的通廊連接三層的客廳與主臥,收窄的門洞成爲回看客廳精緻的完美畫框。

站在去往閣樓的臺階上回看客廳,窗外的灰瓦屋檐又成一景。

小洋收藏的白族老傢俱,漆色深而透亮,營造出靜謐且獨特的“白族中古風”。

作爲生於斯長於斯的白族姑娘,小洋是家族中的長女,也是個18歲少女的媽媽,雖已不用尊崇所謂的傳統禮教,小洋還是極力在家中爲所有人做出周全的考慮:一層的次臥配着雙牀留給時常來住住的父母,三層緊鄰主臥的小小客房,是住校的女兒每每返家時候愛蝸居的地方。

作爲木夕大里度假酒店的管理者,小洋跟隨八旬工作多年,在與時俱進的度假酒店設計與經營理念的薰陶中,對居住的舒適度有着切身的體會:她不喜傳統白族民居的三開間格局,嚴謹秩序背後不止是壓抑的傳統,空間的閉塞與幽暗是更大的不便,沐浴到雙廊的陽光是小洋向八旬提出的迫切需求。

站在一層入口處回頭,盛放的金色三角梅弱化了素混凝土的工業感。

交通空間繞着生活空間轉的佈局解決了這個問題,從屋外向內看,堅實的混凝土壁壘封上了窺探的視線,反過來透着窗戶向外看,目之所及便是小洋利用陽光創造的一片自然:即使在冬日,金色的三角梅盛放得絢爛,檸檬樹上碩果累累。

樓梯轉角處,陶罐配刺繡,塑造沉靜質樸的一角。

初到這個家,難免有一絲“暈頭轉向”的感覺:迴廊、單廊、多處的臺階,八旬以多變的設計手法梳理家的流線,搭配屋主人養護的花草與多年收集來的家居裝飾小物,整座房子充滿可以跑上跑下、轉來轉去的趣味。八旬視屋宅爲人的肉身,“人在家中,要像血液在身體裡一樣,流通得舒暢”。

豎向條窗爲樓梯空間營造出活潑的光影變奏。

三層客廳的酒櫃處貼心設置一處洗手檯。茶几來自壹集。

室內更有如此的氛圍。從二層往三層去,先上一人寬的臺階,臺階旁是一縱溜兒的窗洞,不自覺地視線就會往高處放。等折身進入三層的客廳,即刻有豁然開朗的舒暢:斜坡屋頂下的層高優於之前的各個房間,往西、往南都有面積奢侈的開窗,一排順着打開,光憑眼睛,就彷彿把洱海環抱在面前。

主臥室外的門廊上,毛玻璃的開啓扇保證通風的同時,阻隔了凌亂的村中景象。

主衛生間的浴缸一側牆面做落地玻璃窗,家的每一處絕不浪費對陽光的利用。

毛玻璃的景緻倒影在牀頭的牆面上,頗有東南亞的風情。

小洋是軟裝高手,用邊幾、落地燈與三兩陶罐在主臥裡打造一個質樸又放鬆的角落。

相較於高聳明亮的客廳,主臥室通過滿鋪的木材營造出一個更具包裹感的巢穴,牀鋪坐北面南,實現了小洋“醒來就有陽光照身上”的質樸願望。主臥室的格局組織與一層相仿,東南兩側都有陽臺的廊道包圍,刻意壓低的屋頂把視線拉扯去遠方:向洱海、向天水交接的盡頭。

主臥陽臺可觀山海。

一層入口處,用植物和刺繡營造這個家顏色最豔麗的一角,刺繡來自小洋的私藏。

素日裡,小洋喜好收集白族刺繡、老櫥櫃還有各種陶土瓶罐。她既懷揣着白族傳統中對自然、對手工藝的那份熱愛,也追求着現代審美觀念中的簡潔大方。這個家給予她把私藏與喜好拼配展示的各種可能:入口檸檬樹的背後是一張紅底粉牡丹的白族刺繡,以最熱烈喜氣的色彩迎門;三層樓梯轉角處的陶罐與刺繡構成極爲質樸的一角,與二層走廊盡頭的綠植遙遙相望。

這個家有着度假酒店般的輕鬆基調,一層會客廳佈置的座椅與沙發,不斷邀請來客把身體放低、放鬆。

對於小洋自我個性的施展,八旬始終鼓勵。前不久設計師季裕棠來雙廊做客,看完八旬的幾個建築項目,笑說八旬是個有着大夢想的人。

轉過身來,八旬琢磨起這位設計師朋友的評價:作爲紮根雙廊自學設計的建築師,自己的夢想遠不是設計的本身,他更在乎這些年裡自己在這一方土地上的實踐如何真切地讓這土地上鄉民的生活變好。小洋的家無疑正發揮着這種積極的影響,舉辦喬遷宴的那天,六百多位鄉民來小洋姐的家吃流水席、參觀,很快,大建旁村中多起了許多熱火的施工工地……

看完這間洱海邊的家,你最喜歡空間中的哪個角落?哪個設計元素?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監製 | Tango

攝影 | 隋思聰 文 | 萬年青

編輯 | fun 視覺|Freda

助理|天瀾

本文爲《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