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繁花如夢:藥明康德高增長神話破滅

本報記者 陳婷 曹學平 深圳報道

CXO(醫藥外包)行業“野蠻生長”的時代正在逐漸遠去。

行業龍頭藥明康德(603259.SH)近日交出2023年業績答卷。根據公告,2023年,藥明康德營收規模突破400億元,淨利潤約96.07億元,經調整的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歸母淨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長8.64%至3.27元。至此,公司發展進入新階段。

但在業績發佈次日(3月19日),藥明康德股價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報50.81元/股,跌幅4.87%。截至3月27日,公司股價已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

究其答卷質量,經營業績站上新臺階的藥明康德,其收入增速卻在2023年降至個位數,僅有2.5%,公司此前每年一直保持營收增速兩位數的態勢;2023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9%,是其上市以來的最低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藥明康德同時調低2024年的收入預期,其預計今年收入可能下降,Non-IFRS歸母淨利潤將與去年持平。2023年,藥明康德員工減少逾3200人,公司方面表示今年將繼續優化人員結構。

對於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規劃及應對市場競爭策略等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致函藥明康德方面,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迴應。

高度依賴美國市場

年報顯示,藥明康德主要爲客戶提供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業務涉及CRO(研發外包)、化學藥物CDMO(研發生產外包)、高端治療CTDMO(測試、研發和生產外包)等領域。

2023年,藥明康德營收約403.41億元,同比增速降至2.5%,結束以往每年營收兩位數增長的態勢,公司過去一年的新冠商業化生產項目佔比有所下降。

藥明康德方面表示,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帶來的收入,公司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25.6%。值得注意的是,在沒有新冠疫情影響及新冠訂單轉化的2019年,藥明康德的營收增速已超過30%。

年報顯示,藥明康德主營業務分爲化學業務、測試業務、生物學業務、高端治療CTDMO業務及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五大板塊,服務範圍覆蓋從概念產生到商業化生產的整個流程,服務區域包括中國、美國、歐洲及全球其他區域。

報告期內,公司化學業務收入約291.7億元,佔比達到72.38%,但同比僅增長1.12%,剔除新冠商業化生產項目,該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36.1%,經調整Non-IFRS毛利率同比增加3.9個百分點至45.1%。就常規訂單來看,公司化學業務板塊的收入增速也有所下滑。

歷年年報顯示,在幾乎沒有新冠業務的2021年,藥明康德化學業務收入增速爲46.93%。2022年有了新冠訂單轉化的加持,該業務同比增長104.8%,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收入增速爲39.7%。從2021年到2023年,公司常規化學業務營收增速持續放緩。

化學業務板塊中,佔比最大的是工藝研發和生產(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D&M)業務。對比以往表現,這一細分業務實際上在2023年扛住了壓力。年報顯示,2023年,藥明康德D&M業務收入216.2億元,同比下降0.1%,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增速爲55.1%。2021年,公司D&M收入同比增長49.94%。

2023年,藥明康德CDMO分子管線新增1255個分子,目前總計3201個分子,包括61個商業化項目、66個臨牀三期項目。報告期內,公司CDMO管線新增商業化和臨牀三期項目合計20個。

與此同時,公司化學業務板塊中的新分子業務(TIDES,主要爲寡核苷酸和多肽)繼續放量,2023年收入同比增長64.4%至34.1億元。截至2023年年末,TIDES在手訂單同比增長226%。但從目前來看,這一業務帶來的營收貢獻仍然有限,且對比2021年及2022年的表現,其收入增速也開始下降。

其他業務方面,測試業務、生物學業務及高端治療CTDMO業務在2023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爲14.4%、3.1%、0.1%。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是唯一出現營收負增長的業務板塊,其收入同比下降25.1%至7.3億元,降幅較2022年再次擴大。

分市場來看,美國依然是藥明康德最大的收入來源,公司2023年來自美國客戶收入261.3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同比增長42%;來自歐洲客戶收入47%,同比增長12%;來自中國客戶收入73.7億元,同比增長1%。報告期內,公司98%的收入來自原有客戶,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同比增長30%。截至2023年年末,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藥明康德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8%。

員工減少3000餘人

在發佈2023年年報的同時,藥明康德連續第三年發佈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並在這份報告中首次披露員工離職情況。ESG報告顯示,藥明康德2023年員工總數41116人,較2022年減少3245人,其中來自亞洲、美國、歐洲的員工佔比分別約94.57%、4.67%、0.77%。2023年,公司員工流失率從2022年的13.76%上升至15.06%,員工主動離職率爲11.34%。報告期內,藥明康德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88%。

藥明康德在年報中指出,儘管面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公司預計2024年收入達到383億—405億元(即有可能低於2023年收入),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將保持正增長(預計增長率爲2.7%—8.6%);預計資本開支約50億元;預計2024年自由現金流將持續爲正,達到40億—50億元,可持續用於現金分紅和激勵保留人才。

在業績電話會上,藥明康德方面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在手訂單約350億元,預計其中的230億元將在2024年轉化爲收入,相當於超過50%的2024年預期收入將來自現有訂單。根據現有項目的交付時間和規模來看,預計今年一季度收入佔全年的19%—20%。

值得注意的是,自發布2023年年報後的首個交易日以來,藥明康德股價連續下跌。3月19日—27日,公司股價連續下跌。截至3月28日收盤,藥明康德股價報收47.03元/股,較2024年首個交易日(1月2日)收盤價70.5元/股下跌約33.3%,公司總市值從2093億元下跌至1380億元,蒸發超過600億元。

消息面上,自今年年初以來,藥明康德因美國生物安全法草案事件持續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近日,藥明康德再次作出迴應稱,草案將公司預定義爲“予以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可能會對公司對和美國政府有業務關係的客戶提供服務產生一定影響。“公司正在積極地與諮詢顧問一起努力澄清事實,呼籲修改草案。在草案生效頒佈之前,其立法程序仍需經歷多個步驟。因此,草案內容(包括提及公司的部分)仍有待進一步審議並可能變更。”

而就市場環境來說,藥明康德近兩年同樣面臨醫藥行業投融資放緩的共性問題。

據動脈網統計,全球醫療健康融資自2021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2023年爲574億美元。醫藥魔方投融資數據庫顯示,2023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融資金額約1500.2億元,同比下降41.82%。

從同行情況看,據美迪西(688202.SH)披露,預計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5.45%,淨利潤同比下降109.14%,公司出現虧損。美迪西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受醫藥行業投融資放緩的影響,行業競爭加劇,由於訂單價格下降,部分訂單延遲執行,公司營業收入未達預期。據康龍化成(300759.SZ)公告,公司2023年扣非淨利潤增速下降,增幅不足10%。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有多家CXO企業撤回IPO申請,甚至有擬上市公司直接遭否。

縱使行業寒冬感受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藥明康德在2018年上市至今的五年內,營收規模已從不到100億元增長至超過400億元,成長爲行業龍頭。

(編輯:曹學平 校對:顏京寧)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