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本科,諾獎得主李政道從未取得過正式的文憑,唯一擁有的就是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
李政道獲諾獎時的年齡尚不足31歲,迄今仍是次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本文與您一起了解下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生平和愛情、學術成就,回顧他對中國科學和教育事業的貢獻。
蘇州天賜莊李氏家族
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義 (1844—1904) 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1866年前後他受美國監理會傳教士的派遣,由松江府上海遷居蘇州府而成爲蘇州天賜莊李氏家族的始遷祖,經多年繁衍生息,李氏家族早已成爲當地的名門望族,英才輩出並揚名海內外。
據羅元旭著《東成西就: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2014年5月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一書介紹,蘇州李氏家族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七個基督教家族之一。
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義和祖父李仲覃(1870—1941)都是當時頗爲知名的基督教牧師和長老,父子倆與存養書院、博習書院和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的淵源深厚。李政道的父親李駿康(1897—1955)1915年從蘇州東吳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考入東吳大學,次年轉入南京金陵大學新成立的農林科(今南京農業大學的前身),1919年畢業時系農林科第2屆畢業生。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外國洋行從事化肥進口貿易,收入頗豐,家庭殷實富足。1918年與出身於天主教名門世家的張明璋(1900—1983)在上海結婚。
1926年11月24日,李政道出生在上海一箇中西合璧的殷富商人基督教家庭,上有兩個哥哥(李宏道、李崇道),下有兩個弟弟(李達道、李學道)和一個妹妹(李雅芸)。
李政道自幼天資聰慧,心靈手巧,智商和情商都很高。雖然家中的宗教氛圍濃厚,但從小就崇尚自然科學的他終生未曾信奉過宗教。受社會動盪和戰爭動亂等因素的影響,李政道從未取得過正式的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本科畢業文憑,唯一擁有的學位就是世界級名校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畢業文憑,這一稀罕現象在全世界來說都屬鳳毛麟角。
李政道博士的愛情故事
楊振寧和凌寧(1919—2019)同爲第六屆庚款留美公費生(1943年8月開考,翌年3月發榜,1945年8月才啓程赴美),楊振寧考中物理學(注重高電壓實驗),凌寧考中動物學。
受國民政府研製原子彈“種子計劃”的派遣,經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的遴選和力薦,李政道獲國家獎學金於1946年9月2日乘船離滬赴美留學,9月14日從舊金山灣漁人碼頭登陸北美大陸。時年不足20歲的李政道只有大二學歷,卻深得吳大猷先生賞識和青睞,恩師高瞻遠矚、慧眼識珠、力排衆議,功德無量。
1947年暑期,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年輕學子凌寧、李政道和楊振寧自駕車漫遊美國西海岸,歷時共38天,旅途中接上剛從上海抵達舊金山港的凌寧胞弟凌容,四位中國俊傑一路暢遊,飽覽美景,大開眼界,行程約一萬公里。
1948年聖誕節前夕,凌寧邀約正在堪薩斯州聖瑪麗學院(2003年起更名爲聖瑪麗大學)念生物學的胞妹凌宣(1930—2019)前來芝加哥相聚,一起歡度聖誕佳節,他有意把自己的妹妹撮合給好友李政道。不巧,凌寧正好有事不在芝加哥,特委託姨表哥黃宛(1918—2010)陪同李政道前往火車站接人。心臟內科專家黃宛教授是著名半導體專家黃昆院士(1919—2005)之胞兄,當時他正在芝加哥一家心血管研究所做博士後訪問研究。
1946年秋,李政道輾轉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年輕的他曾默許決心,決定不負韶華,自己不在學術上取得較大成就就不考慮婚戀問題。
李政道和黃宛在芝加哥火車站順利接到凌宣小姐,不承想,天賜良緣,凌宣是偕在同校習家政學的好友秦惠䇹小姐一同前來度假的。1928年10月4日,秦惠䇹出生在上海一個天主教名門望族家庭,系知名國畫家和古董收藏家秦以鈞(字夢九,1891—1963)之四女。李政道對秦惠䇹一見鍾情,果敢拋下決心,主動發起攻勢去追求自己心儀的姑娘。
凌寧和凌宣兄妹富有生物學天賦,凌寧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物理生物學博士學位,專攻電生理學,後成爲美國細胞生理學領域的權威專家。凌宣也獲得博士學位併成爲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細胞生物學教授,在業界備受尊崇。199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主要獲獎成就膜片鉗技術就是在凌寧等發明的格雷厄姆-傑勒德-凌(Graham-Gerard-Ling)玻璃管微電極基礎上加以改進而取得的。
1947年8月23日,遊覽出發前凌寧、李政道和楊振寧
1950年6月3日,李政道和秦惠䇹在芝加哥市政廳登記結婚併合影留念,秦惠䇹是衝破家庭阻力而毅然非李不嫁的。婚後不久,秦惠䇹便放棄繼續深造,在家相夫教子。夫婦倆共育二子:長子李中清(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生於1952年)和次子李中漢(化學家,生於1955年),均事業有成,家庭和睦。李秦伉儷忠貞不渝,情深意篤,琴瑟和鳴,白頭偕老。1996年11月29日,秦惠䇹因肺癌晚期而不幸逝於紐約市,享年僅68歲。
李政道和秦惠䇹結婚紀念照
李政道教授的主要學術貢獻
1950年6月,李政道以論文《白矮星中的氫含量》獲芝加哥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被譽爲“神童博士”,其博導是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實驗和理論全能型物理學大師費米教授。
李政道在博士論文中闡明白矮星內的氫含量不大於1%,將白矮星的錢德拉塞卡極限上限質量斷定爲後來科學界所公認的1.44倍太陽質量,這一結論受到錢德拉塞卡教授的高度讚賞。李政道的博士論文得到“有特殊見解和成就”的評語並獲校長獎。
美籍華裔理論物理學家李政道的物理直覺敏銳,眼光深邃,視野開闊,長期沉浸於物理學的美妙世界中,自稱物理是其生活方式,其研究領域涉獵廣泛,包括高能物理學(即粒子物理學)、量子場論、核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天體物理學、流體動力學(即湍流理論)、多體物理學和固體物理學(後演變爲凝聚態物理學)、量子力學以及廣義相對論等諸方面,在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方面多有建樹,對當代物理學特別是高能物理學的進步與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李政道特別推崇杜甫《曲江二首》中的名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因爲它精準地描繪了科學家精神的唯美意境。
英俊倜儻的李政道在芝大
李政道的芝大恩師費米教授
李政道因擁有以下前沿性學術貢獻而聞名於世:
統計物理學巨正則系綜相變理論方面的李-楊單位圓定理(1952)、量子電動力學(QED)重正化理論方面的李模型(1954,量子場論重正化理論中少有的可解模型)、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1956)、玻色子多體問題(1957)、二分量中微子理論(1957,薩拉姆和朗道也不約而同地先後獨立提出過相同理論)、CPT的分立對稱性問題(1957)、玻色硬球理論(1957,至今仍是超流體理論解釋之一)、可消除量子場論紅外發散的KLN定理(1964)、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理論(1974)、非拓撲孤子場論(1976)及與之相關的孤子星模型(1986)和統一場論中的隨機格點規範場理論(1982)等。1952至1953年李政道參與研究的極化子理論直接推動了BCS超導電性理論(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成就)於1957年誕生,1959年起參與開創高能中微子物理學這一新領域。
1956年4月起,中國旅美青年才俊李政道和楊振寧聯袂精誠合作,聯手攻關令當時國際物理學界困惑不已的焦點難題——θ–τ之謎,大膽衝破宇稱守恆普適性的羈絆,以將檢測量從二維標量改爲三維贗標量爲突破口,同年10月1日石破天驚地發表經典論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率先全面而系統地提出李-楊假說。翌年初,這一假說便得到哥大吳健雄小組和伽文-萊德曼小組以及芝加哥大學泰勒格第小組的完美實驗驗證,θ–τ之謎很快就被成功一舉破解(後證實θ介子和τ介子實爲同一種粒子,即電中性K介子),李-楊假說便隨之升格爲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此事在國際科壇轟動一時並被傳爲美談。
李政道和楊振寧1957年在普林斯頓
李政道1956年晉升爲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時尚不足30歲,創下哥大自1754年建校以來最年輕教授的紀錄。1958年4月11日,李政道獲選臺北“中央研究院”第2屆院士,時年不足32歲,至今仍保持着該院獲選院士最年輕的紀錄。李政道1964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出任哥大首任費米講席教授,1984年起出任哥大全校級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這一最高榮譽教職銜,1994年獲選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2011年11月24日,哥大物理系爲李政道舉辦隆重的榮休儀式。
李政道身爲自然科學家,亦充滿着人文情懷,他廣交文藝界朋友,閒暇之餘特別鍾情於中國的繪畫、書法、雕塑、詩詞藝術和傳統工藝(如陶瓷和絲綢等)並具一定造詣。他認爲,文理本就同根同源,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相融的,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
李政道教授與諾貝爾獎
1957年10月3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授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數學學院楊振寧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李政道教授以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理由是“因他們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深刻研究以及由此導致有關基本粒子方面的許多重要發現”。李楊自1956年10月1日正式發表論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到以這一重大理論成果榮膺諾獎,歷時僅13個月整,創下諾貝爾獎頒獎史上獲獎最快的紀錄,這一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瑞典國王給李政道頒授諾獎
當年楊李持有中華民國護照,首開中國人榮膺諾獎之先河。楊振寧和李政道分別於1964年3月23日和1963年1月21日才入籍美國,2015年4月1日楊振寧恢復中國籍而放棄美國國籍。自2015年3月19日以後,楊振寧和李政道教授已創造所有諾獎得主獲獎後生存年限最長的世界紀錄並仍在持續迭創新高,這項紀錄早已逾60年之久。
在諾貝爾科學獎頒獎式上,英國物理學家威廉 · 布拉格(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1971)與父親分享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僅25歲,這一最年輕紀錄至今未變。其次是包括李政道在內的4位31歲便榮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
1933年11月9日,德國理論物理學家海森伯 (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2.05—1976.02.01) 被補授193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同一天瑞典皇家科學院還將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 (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08.08—1984.10.20) 等;1936年11月12日,美國實驗物理學家卡爾 · 安德森 (Carl David Anderson,Jr.,1905.09.03—1991.01.11) 等被授予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鑑於海森伯是延後一年被補授諾獎,根據他們的出生日期和頒獎日期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得出:李政道獲諾獎時的年齡尚不足31歲,迄今仍是次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
李政道和中國科教事業
李政道自1972年9月偕夫人首次回到祖國大陸訪問和講學之後,親力親爲,嘔心瀝血,竭盡全力地爲中國的人才培養以及基礎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卓著。
在李政道教授的推動下,197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開少年班制度之先河。李政道是中美聯合培養物理學類研究生計劃(CUSPEA)的倡導者和發起人,他爲此花費了很大精力,傾注過很多心血。1979至1988年共選拔出916位CUSPEA學員赴美國或加拿大攻讀博士學位,爲中國乃至世界培養出衆多的高層次物理學人才,沈志勳、戴宏傑、文小剛、王中林、謝心澄、羅民興、張東輝、湯超和郭鴻等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李政道的推介和倡議下,1985年7月5日中國創建博士後流動站制度,1990年5月30日成立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
李政道力促1986年2月14日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協助1986年10月17日在北京創辦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並出任終身主任。
在李政道教授的鼎力相助下,1979年起中美科學家就開展高能物理學領域的全面合作,使得中國高能物理及其相關領域快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在其倡議和不懈努力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於1988年10月24日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該大型裝備對高能物理學的貢獻良多。
李政道推動並促成中國2011年建成大亞灣核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由此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高能物理科研成果。
1998年1月23日,由李政道捐贈家庭私人積蓄30萬美元創建的“秦惠䇹與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簡稱䇹政基金)正式成立,它被用來資助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蘇州大學、蘭州大學、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優秀本科生(遵照秦惠䇹的遺願,女生應不少於一半),以利䇹政學者利用暑期獲取基礎科研領域的專業訓練和工作經驗。
2014年12月28日,李政道圖書館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落成。比照哥本哈根大學的尼爾斯 · 玻爾研究所,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掛牌成立。
本文選自《世界科學》雜誌2021年第9期“科學史專欄”;本文作者朱安遠是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高工,諾獎研究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