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點美食尋靈感 青年結合金門文化創作商品

由青年藝術家組成的「蘭陽聚」團隊,透過景點參訪、美食巡禮、與住民交流等方式獲取靈感,創作具金門在地文化特色的服裝與商品,獲青年署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劃金獎。

教育部今天發佈新聞稿指出,爲鼓勵青年利用暑假透過壯遊認識臺灣,青年發展署辦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劃」,希望青年與各地人文社會深度互動,以不同角度觀看臺灣之美,展現對土地與文化議題的關懷。

113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劃」於即日起至3月15日受理徵件,兩人以上即可組隊進行壯遊提案,高中職在學生可報名「紮根種子組」,18至35歲青年報名「圓夢青年組」,入選團隊除了可獲得新臺幣2至8萬元的實踐獎金,還能參加年度成果徵選。

獲得112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劃紮根種子組金獎的「蘭陽聚」團隊,由4名宜蘭青年藝術家所組成,結合團員不同的藝術專業領域,透過金門的景點參訪、美食巡禮與住民交流等方式獲取靈感,並結合書法與舞蹈等元素,創作具有金門在地文化特色的服裝與周邊商品。

蘭陽聚團隊也邀請當地的藝術家及熱音社好友們,共同舉辦「時尚MODEL金獎秀」,並於返臺後舉辦3場策展講座,期望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續辦展演,同時提出「交換家鄉」概念,讓更多人瞭解更多他鄉的故事。

獲得紮根種子組銀獎的「一隻鯊魚」團隊,由4名對海洋議題充滿熱忱的學生組成,爲推廣長期被忽視的海洋議題、探究海洋保育法,團隊拜訪相關領域的學者、海洋保育署、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等單位,瞭解海洋政策研擬過程,以及國內外的法規差異。

「一隻鯊魚」團隊透過淨灘活動,實踐自身的環保理念,更前往尖山發電廠深入瞭解濱海發電廠議題。團隊成員也透過計劃,更認識海洋保育相關法律與政策,並重新檢視對海洋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