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價格戰迴歸價值戰,掃地機器人迎來爆發前夜

養貓一族小月每天都被一件事情煩惱:貓毛。儘管貓咪每天給她帶來了無數的歡樂,但每每看到出租屋內如蒲公英亂舞般的貓毛,過敏體質的她都崩潰不已。

在嘗試了無數種方法之後,小月決定買入一臺掃地機器人,幫助她擺脫被貓毛包圍的日子。

小月的期待是美好的:掃地機器人在白天“辛勤”勞作,把每一個角落的貓毛都吸得乾淨,順帶還能把其他垃圾清理,這將爲她掃去一整天“搬磚”的糟糕心情。

但還沒來得及入手,有前幾年買過掃地機器人的朋友給小月潑起了冷水:掃地機沒什麼用,邊邊角角清潔不到,飄蕩到牀底沙發底下的貓毛更清潔不到,還喜歡到處亂撞。“買之前以爲是人工智能,買之後感覺是人工智障,而且,還得給它倒垃圾、洗拖布,不知道是它伺候我還是我伺候它。”

這就是掃地機器人長久以來的尷尬之處——實用性遠未滿足用戶的需求。在各種社交平臺上搜索相關關鍵詞,彈出的總是“掃地機器人是智商稅嗎?”“爲什麼這麼貴,還這麼不好用?”

一臺好用的掃地機器人到底是怎樣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總結下來無非兩個:實用性與智能化,實用性就是能很好地完成地面清潔任務;智能化,則更多是它能像人一樣工作,比如學會規避障礙,比如可以聽懂指令進行清掃。

一臺智能化的掃地機主要分爲四大系統:導航系統、清潔系統、續航系統和交互系統。1996 年,伊萊克斯發佈世界上第一臺掃地機器人,近30年的時間,很多國內外廠商、巨頭以及創業公司無非都是在這四方面努力精進,以讓掃地機器人更好地爲人類服務。

2020 年以來,國內廠商圍繞避障和拖地兩個方面進行了密集的技術創新,使得之前存在已久的痛點逐個解決,用戶體驗大幅提升,行業進入新一輪技術紅利期。

而隨着全局規劃類產品的普及以及技術的快速迭代成熟,掃地機器人也徹底告別了“僞智能”、“不好用”的印象,產品的智能化程度和清掃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真正意義上達到了解放雙手的目的,行業的天花板由此打開。

從“玩具”到“工具”

儘管從1996年就誕生了第一臺掃地機器人,但其實到2002年iRobot 發佈 Roomba,才真正開啓了掃地機器人的商用時代。不過,彼時它採用的還是隨機碰撞式的清潔模式,跟智能並不沾邊,很多人稱之爲“玩具”。

在掃地機器人的導航技術路徑上,歷史上共出現了三次變革:第一代隨機類、第二代慣性導航、第三代自主導航。上面提到的Roomba便屬於第一類。

進入2010 年後,搭載激光雷達的 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開始出現,掃地機器人正式進入了規劃式清掃時代,清掃的效率開始顯著提升。

但彼時它更多依靠陀螺儀、加速度計等慣性傳感器獲取位置、速度等信息,隨着時間的推移,誤差會不斷積累,在面積較大以及較爲複雜的地面環境,這一階段的掃地機還是不能很好勝任規劃式清掃任務。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6年,這一年小米推出了“米家掃地機器人”,售價1699元,它採用激光雷達導航(LDS SLAM),由於出色的產品性能以及極致的性價比,一經推出便迅速引爆市場。

但米家掃地機器人出現的更大意義在於,它推動掃地機器人真正進入全局規劃的智能化時代,以往“智障”的掃地機徹底擺脫了自己的“玩具”屬性,開始真正向一個效率化的“工具”看齊。

隨後幾年,掃地機器人市場逐步淘汰低端產品,開始往中高端產品過渡。以追覓科技、石頭科技和雲鯨爲代表的創業公司紛紛加碼掃地機賽道,而他們一進入市場,便將“智能化”和“實用性”作爲技術發力點。

智能導航是最先被攻克的技術難題,接下來擺在掃地機面前的是它如何能像人一樣,高效率地清掃地面。這成爲了擺在所有廠家面前的難題,也關乎着掃地機市場的天花板能否被打開。

一個數據可以證明消費者對這一品類的猶豫。2022年中國掃地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24億元,同比增長3.4%。當所有人都覺得掃地機將迎來春天時,2023年上半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卻同比下降了0.6%。市場對於掃地機的信心不明朗。

其中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在避障、拖地等核心消費痛點上,市面上掃地機的表現仍然不夠出色。當你花幾千塊錢,發現其效率還不如自己親自上手,很多人感覺“自己被騙了”。

但行業玩家們沒有放棄。進入2023年,有“技術升級狂魔”之稱的追覓科技先後推出了“很能打”的主力旗艦掃地機X20、X30系列,其他品牌也在機型上做出了重大升級,比如石頭年初的G20,科沃斯的X2和雲鯨前不久的J4,讓掃地機器人用戶的使用體驗得到了質的提升。

以追覓科技去年8月推出的X30爲例,在這款產品上追覓科技實現了多項首創,比如“仿生機械臂貼邊”、“毛髮切割滾刷”、“雙刮洗臂自清潔”、“UV紫外線殺菌技術”和智能復洗復拖2.0等,都大大提高了清潔的效率和使用體驗感。

在掃地能力上,追覓的X30主機最大吸力達到了8000Pa,是當時市面上掃地機器人的吸力頂峰,在這個大吸力下,地面上的大小顆粒,可以完全被吸入,基本沒有漏網之魚。

相比前幾年的飽受詬病,過去1-2年,掃地機器人的技術進步有目共睹,各廠商在實用性和智能化這兩條路上的艱難探索,也漸漸幫助這一品類打開了市場。

從“卷價格”到“卷技術”

如何讓掃地機走進千家萬戶、讓掃地機行業持續增長?一些掃地機玩家們曾經給出的答案是“卷價格”。

2022年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戰”在掃地機行業蔓延。國信證券的報告顯示,掃地機行業在當年的銷量增速,甚至反超了銷售額增速。

來到2023年,行業全能款產品的均價由5076元下探到4084元,618期間,頭部品牌把價格下調到3000元上下,自清潔款價格也從3618元降到3124元。

這種自殺式的“降價”,嚴重傷害了企業的財務表現。2023年,某頭部公司的營收同比僅增長了1.16%,淨利潤則同比大幅下降63.96%;另一頭部公司,同樣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市值從一年多前的六百多億縮水至兩百多億。

雖然單品的降價策略提升了市場佔有率,但掃地機器人並非是規模優勢非常顯著的行業,無法通過極致壓縮利潤率擠走競爭對手,價格戰帶來的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走過了慘烈的2023年,行業玩家們開始逐漸清醒。他們意識到,價格戰可能根本無法走通,依靠技術升級帶動價格上漲或許纔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優解。

這是一條無比正確的道路,2019-2021年間,正是通過這一路線,掃地機迎來了客單價的整體提升,從而將低端產品出清。無奈的是,這段“提價”時期後來趕上了消費低迷的經濟週期,而技術的不成熟,也讓高端化成爲了將行業引入泥潭的導火索。

雖然一度被“價格戰”中斷,但我們始終認爲,通過技術迭代升級,推動產品實用性的提升,從而讓消費者認同產品價值,是掃地機廠家必須堅持的路線。只是這個技術升級的速度要快,用戶心智要儘快建立,更重要的,這種技術的升級不能是炫參數的無用升級,一定要爲實用性服務。

追覓科技顯然是這方面的表率。以其全球首創的仿生機械臂技術爲例,它誕生的初衷就是爲了有效解決衛生死角的清潔問題,在識別到牆邊、桌腿、牀邊等邊角地帶時,追覓掃地機器人會通過仿生機械臂將拖布外擴,模仿人手的清潔習慣,將邊角的污漬擦淨。

而這種“實用性”的技術升級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截至2024年5月,追覓掃地機器人機械臂家族全球銷量達100萬臺。在極其看重技術創新的德國市場,自追覓仿生機械臂產品發售以來,掃地機業績實現了翻倍增長,併成爲整個西南歐市場大衆選擇掃地機最爲看重的功能點之一。

在今年發佈的X40 系列掃地機器人中,追覓科技對仿生機械臂做了升級,由此前的單隻變成了雙只,升級後的雙機械臂由邊刷外擴和拖布外擴共同組成。其中,電機驅動的邊刷外擴可大大提升懸空櫃體直線沿邊清潔的面積。

在家庭清潔的覆蓋率上,追覓科技並未在仿生機械臂上停步。

最近發佈的追覓X40 Pro Ultra掃地機還搭載了全球首創自升降全景激光雷達,當掃地機器人在清潔作業時,靈敏的傳感器會和先進的算法協同工作,不僅能360°無死角快速建圖,還能對空間的大小以及桌椅等的高度進行測量,從而智能判斷能否進入傢俱底部。通過降下激光雷達,掃地機器人就能像“特種兵”一樣在低矮環境下靈活穿行,將沙發底、牀底、櫃底等盲區隱藏的垃圾徹底清潔乾淨。

堅持技術升級,也是追覓科技從誕生起就遵從的原則。即使在行業不景氣的2022和2023年,追覓科技也一直對價格戰“避之不及”。

追覓科技內部一直認爲,價格戰會把行業拉到惡性循環中,一旦打價格戰,營收就會受影響,就沒錢做研發、產品能力差,然後只能依靠價格戰繼續惡性競爭。

“堅持高端化戰略,將確保追覓科技有能力去支持更高的經營利潤,反哺研發投入,以此形成良性的經營循環”,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追覓科技一直將技術作爲公司的第一性原理,無論是作爲核心競爭力的高速數字馬達和智能算法,還是基於此的應用層面創新技術,追覓科技一直都在加大研發投入。

目前追覓科技員工中,產品研發與設計人員佔比約60%,研發費用佔比超7%以上,研發投入始終領先行業。

也正是這些造就了追覓科技在行業競爭中的技術壁壘,而這是保證追覓科技走進千家萬戶,將夢想的藍圖不斷變爲美好現實最堅實的基礎。

行業爆發前夜

在走過了艱難的2022和2023後,掃地機器人行業儼然已經處於爆發前夜,市場被驟然打開。

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一季度,掃地機器人的市場銷售額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 37%,而這主要由銷量(同比增長 33%)拉動。過去兩年這一數字則分別只有3%和10%。

高增速的另一側,則是掃地機賽道極具想象力的市場空間。根據 Statista,中國掃地機器人滲透率僅有約 6%,距離歐美國家普遍10%以上的滲透率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這意味着每一個玩家都有機會從中分得蛋糕。

但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成功突圍的方法是什麼?

技術當然是其中最爲重要的一環。追覓科技內部將研發方法論總結爲“四維研發法”,第一個是超越行業,即對標行業最好的產品,把每一個技術、性能都做得更好;第二個是創新研發新功能,以此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第三是跨行業創新,跨行業尋找創新點並實現應用;第四是顛覆品類,尋找開創性的新品類並實現增長。

其中,第一、二條法則,是爲了保證產品在功能和質量上具備足夠的市場競爭力,而第三、四條法則,則是開發出顛覆性產品和技術的關鍵。

在這套研發方法論的指引下,追覓科技既可以在掃地機器人品類上推出仿生機械臂這類創新技術,也能夠在全新品類上迅速做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奠定了其持續增長的基礎。

這在創業公司並不多見,但它的好處顯而易見——既能在技術理論上保持前沿,同時又能讓理論結合實際,避免研發團隊落入炫技的窠臼中。

技術的升級,則有助於爲掃地機的高端化鋪平道路,並讓用戶重拾對於掃地機的信心。退回幾年前,人們還在爲“幾千一臺的掃地機感覺不值”,但隨着市場教育的普及,實用性和智能性兼備的高端化全能型掃地機將愈發受到追捧。

奧維雲網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5000元左右高端市場是表現最好的價位段,反觀3000元以下市場放量並不充分,行業正逐漸對低端產品出清。在市場爆發的前夜,消費者已經用腳投票,選擇了高價高質,而非低價“雞肋”的產品。

當然技術只是產品成功的一環,要想成爲一家偉大的公司,多產品矩陣以及多元化市場佈局的組合拳同樣密不可分。

除掃地機之外,在家庭智能時代,智能洗地機、無線吸塵器、高速吹風機等產品的需求同樣巨大。多品類的發展,不僅可以實現品類之間的帶動增長,也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最後,則是對於市場的敏銳捕捉。儘管國內的掃地機市場仍然空間廣闊,但從全世界範圍看,掃地機的普及率仍然偏低,即使是滲透率最高的西班牙也不到25%,這爲國內廠商拓展全球市場提供了想象力。

以追覓科技爲例,2023年,追覓科技掃地機器人全球銷量超過240萬臺,同比增長300%。在德國市場,追覓掃地機連續8個月市佔第一,2024年1-4月整體市佔37.9%,高端市場佔比達50.4%;在意大利、新加坡等區域市場,追覓掃地機器人也頗具競爭力。

總結看來,“技術+全球化+高端化”將是掃地機廠商未來生存的方法論,當市場從價格戰迴歸到到價值戰,考驗企業的將是真正穿越週期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