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了!到部落壯遊吧 全臺52個原民傳統景點輕鬆玩

教育部全國建置52個原住民部落景點,讓15~30歲青年可以報名參加。(圖/教育部提供,下同)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文化、部落、生態農村漁村志工、體能等7大類型主題體驗學習活動,在全國建置52個青年壯遊景點,今年新增宜蘭巴樂漾花蓮吉拉米代等6特色景點,只要滿15~30歲都能上網報名參加。

教育部表示,青年壯遊點推出的活動非常多元,今年新增加宜蘭巴樂漾、花蓮吉拉米代、臺北古蹟踏查、臺中山訓、嘉義三界埔、臺南社區體驗6個青年壯遊點;喜歡DIY體驗,可以選擇到臺中做手工包包或鞋子,到鶯歌做手工陶及手作窯烤,喜歡戶外體驗,也可以參加各種戶外冒險活動,如溯溪、登山高空繩索風浪板等,動靜態活動。

▲青年透過農事體驗用身體感受種植稻米的不易。

宜蘭巴樂漾青年壯遊點可探索羅東溪上游--泰雅族人賴以維生的水源頭,提供宜蘭有名的稻米及三星蔥豐沛的灌溉水源,透過壯遊點達人帶領,探討水、土地與泰雅文化的關係,讓青年一探泰雅文化的內涵及神秘的文化禁忌。

花蓮吉拉米代部落位於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坐落於麻荖漏山下,緊鄰東河,從上游至中下游分佈着自然森林水稻梯田水圳、聚落等層次分明地景,這般人地和諧的景觀,於101年獲花蓮縣政府文化局登錄爲文化景觀的殊榮。

吉拉米代部落順應自然的原住民生活觀,例如部落有着層層疊疊的稻田,稻田裡有一顆顆石頭,通常大家會爲了擴充耕地面積而移除石頭,但這裡的族人卻將其保留;每到作物收割時,族人互助農事,活動可體驗傳統阿美族農耕知識,及農事結束後的「巴格浪」歡慶活動,親自感受吉拉米代部落生活的美好。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自98年起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於全國各地建置青年壯遊點,鼓勵青年以多元方式認識鄉土、走遍臺灣,至今邁入第8個年頭,超過4萬1千餘人蔘加。

▲巴樂漾部落水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