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共享單車發展應避免短視行爲

近日,不少網友表示有共享單車品牌變相漲價。記者查閱發現,以廣州、成都兩個市場某地區爲例,目前哈囉單車在工作日起步價爲前10分鐘1.5元,節假日、週末起步價則爲前10分鐘1.8元。超出10分鐘,以1元/15分鐘計費,時長不足1個計費週期還需按1個計費週期計算費用。此前,這兩地工作日的共享單車騎行起步價普遍爲1.5元騎15分鐘。由此計算,雖然只是縮減了起步價的5分鐘時長,但換算到1小時來看,工作日騎1小時由原來的4.5元漲至5.5元。(7月25日《成都商報》)

因比汽車更經濟、比公交更便捷、比步行更省時,共享單車擁有龐大的用戶規模,尤其是在交通出行頻繁、交通又容易發生擁堵的大城市,許多短程通勤或需換乘地鐵的上班族,更加依賴共享單車。最初,共享單車也給人一種價格實惠之感,其有優惠券、包月有優惠等多重福利。而這幾年,共享單車不僅幾乎沒有優惠,而且騎行價格一路攀升,讓不少用戶感到不滿和失望。

共享單車頻繁漲價,常見理由是“硬件和維護成本增加”“產品折舊成本增長”等。的確,共享單車企業需支付維護、保養、更換車輛等成本,這些成本可能會隨着時間推移而上升,員工工資等費用也會上漲。但問題的關鍵是,共享單車本就是爲方便人們出行而存在的,如果價格頻頻上漲,它的優勢勢必會不斷被削弱,無異於自毀前程。如果貴過公交地鐵,一些用戶的出行選擇恐怕會發生變化,此輪漲價是否能被消費者接受,還有待市場驗證。

更何況,共享單車行業雖經多年發展,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據報道,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相關共享單車品牌,用戶的投訴量仍然衆多,比如“找不到停放點”“亂扣調度費”“單車質量問題”等。有網友吐槽:“掃碼掃到難騎的車,概率非常高”“通勤最後一公里,關鍵時刻掉鏈子”“明明停進了‘電子圍欄’,依然鎖車難”“共享單車的服務差得不是一點點”……還有網友表示,共享單車接連漲價,相當於“慢性自殺”。

共享單車漲價應該悠着點。有報道引用了艾媒諮詢的一個數據,在2022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調查中,除了提升單車性能外,近60%的消費者認爲,共享單車應降低費用,減少壞車,加快維修速度。退一步說,如果漲價建立在提升用戶使用體驗,比如單車性能普遍良好、軟件中的還車區域提醒得到優化、避免誤停導致扣費等,用戶還容易接受一些。一句話,有更高的品質、更好的服務,用戶纔可能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不漲價並不意味着共享單車企業沒有發展出路。比如某共享單車品牌,想打造的是出行及生活服務平臺,在此理念下,其業務邊界不斷擴大,除了騎行、打順風車等出行業務外,還涉足酒店、餐飲等領域。

共享單車企業與其漲價,不如向更可能實現盈利的板塊進軍,不漲價或漲價悠着點,有助於留住用戶,拓展其他業務。

開屏新聞特約評論員 何勇海

責任編輯 袁熙

責任校對 何丹

主編 熊波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