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爆炸的臺灣炸物

創意爆炸的臺灣炸物(圖/魚夫

炸物這兩字很奇怪,不像日語,也不像臺語,日語說到油炸食物漢字不會寫成炸物,而是用「唐揚げ」、「フライ」(fry)或「カツ」(katsu)來表示;臺語說油炸物鮮少用「炸」字,而是使用「糋」,讀成tsìnn,按《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舉例,如糋甜粿(炸年糕,音爲tsìnn tinn-kué)、糋番薯糋(炸番薯,音爲tsìnn han-tsî tsìnn)。而糋也可以是名詞,如肉糋(炸肉,音爲bah-tsìnn)、豆乾糋(油炸豆腐,音爲tāu-kuann-tsìnn)等。

有人看到「唐揚げ」就想當然耳認爲和中國有關,我手上有一本由鞭神老師(李廼澔)所寫的《百年飯桌》,他深究唐揚料理的出現,應該是在1932年,以販賣洋食爲主的「三笠會館」參考中華料理中炸雞作法,推出了「若鶏の唐揚」之後,纔開始出現「唐揚」二字。這推翻了我們以爲名字帶個唐字的食物,就理所當然是由大唐傳入日本,而且鞭神老師還引述料理評論家和料理學校長服部幸應先生的說法,認爲「唐揚げ」是指以麪粉太白粉包裹住食材油炸的料理,這種手法是二戰之後由中國傳到日本,這也說明了爲何料理名稱用的是漢字。

所以如果是緣起於西式油炸方式的料理,那麼日文會寫作「フライ」(外來語fry),像是「アジフライ」(炸竹筴魚)和「カギフライ」(炸牡蠣)。不過以フライ爲名的油炸料理多以魚蝦貝類爲主,牛、豬、雞就是以「カツ」來命名了,像是「豚カツ」(炸豬排,音爲tonkatsu),這是因爲カツ這個外來語源自法文的côtelette(コートレット,意指牛、豬或羊的肉排)。傳承三代的「艋甲大豐魚丸,自1957 年就來到新富市場(今東三水街市場)開店,現今攤前就擺出每日現炸的炸牛蒡、炸排骨、炸鰻魚等,也不分唐揚げ、フライ或カツ,一律稱爲炸物。

近年來,許多日本的油炸食物開始進入臺灣,所以唐揚雞、日式豬排飯、可樂餅等,我們都耳熟能詳了,不過仍打不過臺灣人發明的炸物,諸如鹽酥雞、蝦卷、蚵爹、炸雞排等。

舉例來說,據說鹽酥雞是臺灣人的創意,創立的過程有兩說。一是由陳廷智所創,他1975 年在西門町擺起了自創的鹽酥雞,這一味以特殊佐料醃漬雞肉,再經油炸,炸得外表油亮金黃,吃起來尤爲香酥,再撒上獨門調味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吃個不停,當然也一炮而紅,全臺合作攤家數以千計。

別有一說是臺南有家「友愛鹹酥雞」,1979 年大塊美式炸雞風行,但因爲體積過大,需用手撕開來享用,老闆夫婦二人想到不如將雞肉刴成小塊來油炸,附上竹籤插食,不用沾手,因爲炸雞上撒有胡椒鹽、胡椒粉等,所以又被呼爲「鹹酥雞」。

不過大塊雞肉並沒有消失,一度還出現「超營養大雞排」來,許多人打賭還愛用雞排來當籌碼。大雞排又是怎麼來的呢?2006 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爲推廣雞排,必須找出雞排的元祖店家,乃循着20 幾年前臺灣唯一雞肉大盤商所提供的線索,找到藏在臺北協和祐德高中附近的巷子裡,有間「鄭姑媽的家」,就是元祖!

想來在炸物上的表現,臺灣人的創意絕對不輸給外來的日本油炸食物呢!

日式天婦羅常裹上面粉油炸,和臺灣甜不辣的料理方式不盡相同。(圖/魚夫)

本文作者:魚夫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3月號638期》)

《臺北畫刊3月號638期》